犹不能不以之兴怀释义


【犹】1. 相似,如同:~如。过~不及。  2. 尚且:~且。~自。困兽~斗(喻濒于失败的人,虽走投无路还要顽强抵抗)。  3. 〔~豫〕迟疑不决。  4. 〔~疑〕迟疑。  5. 仍然,还(hái ):~然。记忆~新。

【不】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去。~多。~法。~料。~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学无术。~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 |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能】1. 才干,本事:~力。~耐。才~。  2. 有才干的:~人。~手。贤~。~工巧匠。~者为师。  3. 胜任,善于:~够。~柔~刚。力所~及。欲罢不~。~动。  4. 会(表示可能性):小弟弟~走路了。  5. 应该:你不~这样说他。  6. 物理学名词,“能量”的简称:电~。热~。  7. 和睦:“(萧)何素不与曹参相~”。  8. 传说中的一种兽,似熊。  9.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 | ◎ 古同“耐”,受得住。

【不以】1.不为,不因。《礼记·表记》:“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禄,不以大言受小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2.不用;不靠。《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宋曾巩《上欧蔡书》:“故其言无不信听,卒能成贞观太平,刑置不以,居成康上。”洪深《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合作完成演出,而不以自身取胜,不独立吸引注意。”3.无论;不管。《资治通鉴·后唐潞王清泰二年》:“或事应严密,不以其日;或异日听於閤门奏牓子,当尽屏侍臣,於便殿相待。”《元史·刑法志一》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兴怀】。晋王羲之《兰亭集序》:“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旧唐书·忠义传下·李源》:“言念於此,慨然兴怀。”刘师培《文说·宗骚》:“推之感物兴怀,援情记兴,嫋嫋女萝,寄离忧于公子,森森桂树,望归来于王孙。”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的用户点评


不悔少年心

2024-08-05 18:32:37

这句诗来自苏轼的《赤壁赋》,用了“歌以咏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许。此句诗点评如下: 第一段:这句诗的韵律十分优美,快板长短相间,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恰如波涛汹涌般的赤壁战场。

棋赛选手

2024-08-05 05:18:59

第五段:这句诗通过对历史的回忆和展望,表达了巨大的激情和情感共鸣,为后人留下了强烈的文化遗产,也启发我们更深刻地思考国家与个人,历史与未来的关系。

ᴊηєѕѕιса

2024-08-04 17:07:51

第三段:诗句“兴怀”三字,表现出苏轼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向往和真挚感慨。令人不禁想起他写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

SilverMoon

2024-08-02 10:39:52

第二段:“以之”二字表达了对史料的依托,这是苏轼历史写作的特色之一,可为后人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料。

未来之星

2024-07-31 17:40:48

第四段:犹“不能不”二字用得典雅,突出了苏轼的真诚态度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凸显出他对未来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