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
李山甫

司天台

司天台

司天台评点


李山甫的《司天台》是一首极富哲理和人生悲凉的诗篇,颇具隐晦之意。诗中以司天台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对人类命运无法预测和扭转的感慨。通过描绘司天台的壮丽景致以及历代君主对天象的推测,李山甫表达了人类对天灾无可奈何之感。在诗中,李山甫以“拂云朱槛捧昭回”一句揭示司天台的高峻和庄重,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司天台的景物崇敬之情。接着以“静对铜浑水镜开”,将景物与人类活动相结合,以水浑如镜之喻,表达了司天台作为推测天象之地的特殊用途。继而,李山甫提到太史知晓天象的瑞兆,但即便如此,苍生却无法预防天灾。这一描写暗示了人类的命运无法完全掌握和改变,突显了人类的渺小和无奈。然后,通过景公退德和汉帝推诚的例子,强调人类努力也无法改变自然规律。最后,李山甫以“何事旷官全不语,好天良月锁高台”表达了自己对人们无视司天台的疑惑和无奈之情。官员们荒废责任,天象和自然规律就如同高台上的锁链一样,牢牢束缚住了人类的命运。整首诗以古拙的文风,运用古典的描写方法,既富有韵味,又凸显了人类在面对天象和命运时的困惑和无奈。通过谦卑豁达的笔触,表达了对自然规律和命运的敬畏,同时也凸显了人类在面对命运困境时努力奋发的无尽希望。【参考译文】之乎者也兮,《司天台》乃是李山甫所作之篇。吾闻拂云朱槛,百寿人皆捧钟祭之。而斯台之巍峨,寥若浩劫之美景。铜浑水殷然如镜,安之而静叙,以昭回之终也。然至圣所忆之乃太史,太史莫识青天乃频奏瑞兆。若欲遏风雷之势,可成之者无唯百岁之王者也。景公退德星耶立,汉帝推诚待之,安可以言之诚哉。盖天命难违,虽富贵也盖一斗之屑兮。何哉!至此之际,旷官亦全无以对之语。良天良月锁之高台,四面之辉光,莫敢出于囿墙也。臣谨谢罪,叩首而退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