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保婴撮要-未知
保婴撮要目录:
简介
序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简介
保婴撮要 明·薛铠 公元1368-1644年
儿科著作。二十卷。明·薛铠撰。薛己增补。刊于1555年。前十卷论述婴儿初生护养儿、儿科疾病诊法、小儿变蒸、五脏生病,以及幼儿内科杂病的证治;这十卷除临床医案部分为薛己补入外,均系薛铠原作。后十卷论述有关幼外科、皮科及痘疹等病证治及其医案,均为薛己所撰。书中不仅介绍了较丰富的治法,并收载了大量儿科医案,为本书的特色之一。现有多种明刻本及《薛氏医案》本。
...更多
序
余一日过薛立斋先生,见先生蓬头执卷,绎寻思,恍然如经生下帷之状。先生以余至,乃入户理衣冠。余缔观几案中,皆残编断简,皮壳脱落,及取一卷阅之,其点窜注释,较之经生下帷者倍之矣。余曰∶先生苦心哉!先生曰∶医之道不明,世之患夭扎者,将何所控诉为也?而婴儿为甚,夫婴儿不能言也。传曰∶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夫中其欲非难也,尤须心诚求之,而况于疾痛痒,变幻百出者邪!今之医者,率执数方以求试,及其不效,则曰命也。夫按方以求病,非因病以处方,此与刻舟、胶柱者何异焉?顾卒委之命,悲夫!先生又曰∶真精合而人生焉。是人之一身固五行之躯壳也,
...更多
卷一
[卷一] 初诞法
小儿在胎,禀阴阳五行之气,以生脏腑百骸,借胎液以滋养,受气既足,自然生育。分娩之时,口含血块,啼声一出,随即咽下,而毒伏于命门,遇天行时气久热,或饮食停滞,或外感风寒,惊风发热等因发为疮疹。须急于未啼时,用软帛裹指,挖去其血,用黄连、豆豉、朱、蜜、甘草解之,后虽出痘亦轻矣。有咽入实时腹胀、呕吐、短气、不乳者,用茯苓丸治之。但黄连性寒,若禀母气膏粱积热者,宜服;若滋味淡薄,胎气元弱者,又不宜用。其朱砂固能解毒,恐金石镇坠,不若只以牛黄分许,蜜调与吮为佳。世多用犀角解毒丸,其胎气
...更多
卷二
[卷二] 面上症
钱仲阳云∶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色青主惊积不散,欲发风候。
红主痰积惊悸。黄者食积症伤,欲作疳癖。白主泄泻水谷,更欲作呕。黑主脏腑欲绝。
印堂∶青主初患惊泻,红主大惊夜啼,黑主客忤。
山根∶青主二次惊,泻后发躁,黑黄甚者死。
年寿∶平陷主天,青主
...更多
卷三
[卷三] 急惊
钱仲阳云∶急惊者因闻大声,或惊而发搐,搐止如故,此热生于心,身热面赤引饮,口中气热,二便黄赤,甚则发搐。盖热甚生风,阳盛而阴虚也。宜以利惊丸除其痰热,不可用巴豆之药。盖急惊者阳症也,俱府受病而属实,乃少阳相火旺。经曰∶热则生风,风生痰。痰热客于心膈间,则风火相搏,故抽搐发动。经所谓∶木太过曰发生,其动掉眩颠疾是也。当用利惊丸、导赤散、泻青丸等药,搐止与安神镇惊丸。娄全善亦曰∶急惊属木火土实。木实则搐而有力,及目上视动札频睫;土实则身热面赤,而不吐泻,偃睡合睛。治法宜凉宜泻,而用
...更多
卷四
[卷四] 风热风症
中风之症,西北方有之。东南气温腠理疏泄,人患之者,皆类中风也。况小儿元气未充,皮毛不固,易虚易实,外邪乘之则壮热抽掣,气粗涎涌,甚至昏愦口噤,即似中风,误以续命等汤投之,多至不救。大人且无真中,况小儿乎!凡有前症,当辩其因∶若阳明经气虚,风邪所乘,筋脉拘急者,为外因;足厥阴肝火炽盛,筋脉偏急者,为内因;脾肺虚弱,腠理不密,外邪乘入;或急惊风,过服金石之剂耗损肝血,或吐泻后内亡津液,不能养肝,致口眼斜者,皆肝血不足,肝火生风之类,中风之类症也。
...更多
卷五
[卷五] 鹤膝行迟
钱仲阳云∶鹤膝者,乃禀受肾虚,血气不充,致肌肉瘦薄,骨节呈薄,如鹤之膝也。行迟者,亦因禀受肝肾气虚,肝主筋,肾主骨,肝藏血,肾藏精,血不足,则筋不荣,精不足,则骨不立,故不能行也。鹤膝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茸以补其血气,血气既充,则其肌肉自生。行迟用地黄丸加牛膝、五加皮、鹿茸,以补其精血,精血既足,则其筋骨自坚。凡此皆肝肾之虚也,虚而热者,用六味地黄丸。虚而寒者,用八味丸。若手拳挛者,用薏苡仁丸。足拳挛者,用海桐皮散。脾胃亏损,肾脏虚弱,寒邪所乘而膝渐肿者,佐以补中益气汤,及大防
...更多
卷六
[卷六] 发热
小儿之热,有心肝脾肺肾五脏之不同。虚实温壮,四者之不一。及表里血气、阴阳浮陷,与夫风湿痰食,各当详之。心热者额上先赤,心烦心痛,掌中热而哕,或壮热饮水,已午时益甚。肝热者左颊先赤,便难转筋,寻衣捻物,多怒多惊,四肢困倦,寅卯时益甚。脾热者鼻上先赤,怠惰嗜卧,身热饮水,遇夜益甚。肺热者右颊先赤,手掐眉目,喘咳寒热饮水,日西热甚。肾热者颏下先赤,两足热甚,骨苏苏如虫蚀,热甚不能起于床,夜间益甚。仍当辨其虚实,实则面赤气粗,口燥唇肿,作渴饮冷,大小便难,或掀衣露体,烦啼暴
...更多
卷七
[卷七] 热吐
经云∶胃伤则吐。小儿热吐者,因多食甘甜炙之物;或乳母膏粱浓味,胃经积热;或夏间暑气内伏于胃所致。若肌肉动,烦热作渴者,暑伤胃气也,先用香薷饮,次用竹茹汤。若吐乳色黄不能受纳者,胃经有热也,先用泻黄散,次用人参安胃散。若吐出酸秽者,乳食内停也,用保和丸。吐乳不消者,胃气弱也,用异功散。吐而少食,腹痛欲按者,脾气虚也,用六君子加木香。凡诸症当验其手足,热则胃热,冷则胃寒,热用泻黄散,寒用理中汤,不热不寒,异功散调之。
...更多
卷八
[卷八] 脱肛
夫肺与大肠相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魄门是也。巢氏云∶实热则大便秘结,虚寒则肛门脱出。此多因吐泻,脾气虚,肺无所养,故大肠之气虚脱而下陷也。用补中益气或四君子为主。
若脱出绯赤,或作痛者,血虚而有热也,用补中益气汤,佐以四物、牡丹皮。微者或作痛者,气虚而有热也,佐以四君、牡丹皮。大凡手足指热者,属胃气热;手足指寒者,属胃气寒。
治验一小儿痢后脱肛,饮食少思,面色青黄,余谓脾土亏损,肝
...更多
1
2
3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云间天赘生
明·秦淮墨客
(晋)王羲之撰
唐·智升
(北宋)歐陽修
(北齐)魏收
清·顾春
清·曹廷杰
唐·李靖
宋·胡三省
(清)清溪徐曼仙畹兰
(宋)汝阴王明清
(清)贾茗
邺华生
清·龙文彬
清·陆懋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