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悲憤而後有學 歐陽競無文集-歐陽競無
悲憤而後有學 歐陽競無文集目录:
編選者序
佛法非宗教非哲學而為今時所必需
附︰佛法為今時所必需
附︰歐陽競無先生答梅君書
唯識抉擇談
心學大意
《內學》敘言
辨方便與僧制
辨虛妄分別
辨二諦三性
附︰解惑四則
辨唯識法相
附︰解惑二則
支那內學院研究會開會辭
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
今日之佛法研究
談內學研究
支那內學院院訓釋
釋悲訓第二
釋教訓第三
《瑜伽師地論》敘
卷下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
卷二
卷三
卷四
《藏要》第一輯敘
《藏要》第二輯敘
《維摩詰所說經》敘
贈友《藏要》
支那內學院經版圖書展覽緣起
《經論斷章讀》敘
精刻大藏經緣起
《心經》讀
與章行嚴書
覆陳伯嚴書
覆魏斯逸書
答熊子真書
覆歐陽浚明書
答陳真如書(二則)
與李正剛書
覆梅擷芸書(七則)
夏聲說
孔佛
孔佛概論之概論
《論語十一篇讀》敘
《孟子十篇讀》敘
《中庸讀》敘
《大學王注讀》敘
附︰讀《大學》十義
《心史》序
《孟子課》敘
《論語課》敘
《毛詩課》敘
《中庸》傳
與陶 士書(四則)
覆張溥泉書
跋《中庸傳》寄諸友
覆蒙文通書
歐陽東泅斃哀紀碑
楊仁山居土傳
附︰親教師歐陽先生事略
《瑜伽師地論》敘
卷上
總略第一
敘曰︰應學瑜伽學。瑜伽,梵語雲相應,雲何相應?相應者如如,相應者方便善巧,相應者菩提涅 。學瑜伽學能自他利,曰瑜伽師。攝一切理盡,攝一切事盡,所依能持,其像如地,曰地論。非他師,非他論,依主釋,曰瑜伽師之地論。師攝論盡,論攝師盡,持業釋,曰瑜伽師即地論。將敘瑜伽,略舉四義︰一曰五分以敘事,二曰十要以提綱,三曰十支以暢義,四曰十系以廣學,而以緒言終焉。
五分第二
且初、五分以敘事者︰雲何《瑜伽》五分耶?三乘根本,有
...更多
卷下
十支第四
說十要已,次說十支。十支者,如人有身,必有其足,乃稱六足,如木有本,必有其支,遂為十支。足以扶身,支以輔本。《發智》不詳,充于六足;《大論》不及,資于十支︰一、《百法》;二、《五蘊》;三、《攝論》;四、《雜集》;五、《分別瑜伽》;六、《辯中邊》;七、《二十唯識》;八、《成唯識》;九、《莊嚴》;十、《顯揚》。
一、《百法明門論》者︰略錄〈本地分〉中名數,而以一切法無我為宗。一切行無常,一切行苦,一切法無我,涅 寂靜,四 柁南是稱法印。然無常故苦,苦故無我,無我即涅 ,法印
...更多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
卷一
敘曰︰應學般若學。般若者,五度之目,萬行之鵠,三世諸佛之所自出。有母然後有子,有般若然後有世間人天、出世聖賢。般若者,智也;智也者,用也;用也者,以空為具,非以空為事也。是故空有二義︰非義、不義、無義之空,空亦應空;如義、實義、涅 義之空,空不必空。般若之相,無住涅 ;般若之行,瑜伽巧便;般若之至,無上菩提。是故應學般若學。以四門敘︰一曰五周以敘事,二曰十事以抉擇,三曰諸經之所系,四曰諸家之所明,而以緒言終焉。注
五周敘事第一
曰五周以敘事者︰《大
...更多
卷二
信解般若三
信解般若者。《阿含》︰帝釋是須陀洹,龍樹則謂是大菩薩,是為法位之始。《阿含》︰彌勒授記補處,是為法位之終。位既始終,說亦始終,始修般若未成熟者,必使信解;既已成熟,求畢竟者,使入甚深。信解以歆福而起,入深以隨喜回向而大,以無相隨回而住。然龍樹有言︰說功德故以白衣証。白衣帝釋大;說般若故以出家証,出家舍利弗、須菩提大。是故此周將談功德, 子、善現以三解脫先談其體。帝釋諸天校量勝利,正談其用。然龍樹又言︰佛命善現教誡教授,中間帝釋多說功德,彌勒順意,還欲返本深談般若。是故此周雖談功德,彌勒現時法會
...更多
卷三
方便般若五
一切智智,寂滅遍知,無性為性,法界為相。菩薩始終。一切智智,則所緣亦無性,行相亦寂靜,正念為增上。一篇之旨要在是也。方便般若者,大方廣義,妙圓義,究竟義,是方便義。此方便義,極大甚深,微妙殊勝,曰無所得而施設,曰佛境而菩薩行。假以名相而示以無相,導之善法而空其善法,是謂等所得而施設。畢竟空是佛境,而菩薩行本性空。一切智智是佛境,而菩薩行道相智。寂滅遍知,証而不動,是一切智智。而此道相智,性與佛同。顧金剛喻,定未至最後一剎那頃,猶無間行。是謂佛境而菩薩行。應知佛境菩薩行,以佛境同,道皆一乘,無高
...更多
卷四
十義抉擇第二
十義抉擇者︰一、龍樹無著學;二、唯智;三、悲;四、定;五、三解脫;六、福;七、十法行;八、觀行;九、文字;十、經卷。
龍樹、無著學者,應以十事敘︰一、非空非不空宗;二、二諦;三、識;四、涅 ;五、十喻九喻;六、摩訶衍;七、毗曇;八、般若即瑜伽;九、法性即法相;十、其余。
一、非空非不空宗者︰龍樹《中論》,無著《辯中邊論》,若初得聞,入道有門,應以《中邊》最初一頌,詮釋《中論》中道義頌,而後非空非不空義。兩聖一宗,非各別輪,曰龍樹空、曰無著有
...更多
《藏要》第一輯敘
十一經三律十一論總
一、《大般若經?第二分》
二、《大般若經?第五分》
三、《華嚴經》
四、《楞伽經》
五、《大般涅 經》
六、《解深密經》
七、《菩薩藏經》
八、《勝 經》
九、《無量壽經》
十、《法華經》
十一、《雜阿含經》
...更多
《藏要》第二輯敘
八經六律十三論總
一、《佛母寶德藏經》
二、《能斷金剛經》
三、《華嚴?十回向品》
四、《涅 ?師子吼品》
五、《無盡意經》
六、《維摩詰經》
七、《長阿含經?第一分》
八、《法句經》
九、《四分戒本》
十、《五分戒本》
十一、《解脫戒經》
...更多
《維摩詰所說經》敘
佛國品第一 方便品第二
弟子品第三 菩薩品第四
問疾品第五 不思議品第六
觀眾生品第七 佛道品第八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 香積佛品第十
菩薩行品第十一 見阿 佛品第十二
法供養品第十三 囑累品第十四
《維摩
...更多
贈友《藏要》
啟者︰
智超三有,悲徹萬靈,宇宙人生,學其所必須者,其唯佛典乎﹗擷葉梵于五天,譯師時出;涌思潮于六代,哲匠浸滋。顧瓊瑰盈庭,從無收拾。遂亂流四下,不得津涯,學者苦之。竊以為整理之道,厥有三端︰
第一、學忌凌蕪,應本西竺論說,編成一系。
第二、法有真面,應將異文異譯,刊定一尊。
第三、讀有方便,應將凡書文義,提要鉤玄。
循茲三事,訂為一書,名曰《藏要》。至德要道之所在也。分為三輯,輯數十種。茲其一種,敬奉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明)陈继儒
清·雪岩禅师
(明)屠隆
元·李东垣
宋·钱时
清·李鹏年
(齐)司马穰苴
佩蘅子
宋·彭大雅
陈守真
明·晁瑮
苏庵主人
清·吴世昌
(唐)段公路
(北宋)司馬光 主編
明·吕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