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永乐大典残卷-明·解缙
永乐大典残卷目录:
卷之四百八十五
卷之四百八十六
卷之四百八十九
卷之四百九十
卷之五百三十八
卷之五百三十九
卷之五百四十
卷之八百二十一
卷之八百二十二
卷之八百二十三
卷之八百九十五
卷之八百九十六
卷之八百九十九
卷之九百
卷之九百一
卷之九百二
卷之九百五
卷之九百六
卷之九百七
卷之九百十七
卷之九百十八
卷之九百二十一
卷之九百二十二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三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四
卷之二千二百六十五
卷之二千五百三十五
卷之二千五百三十七
卷之二千五百三十八
卷之二千六百八
卷之二千六百九
卷之二千八百八
卷之二千八百九
卷之二千八百十
卷之二千八百十一
卷之二千八百十二
卷之二千八百十三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八
卷之二千九百四十九
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二
卷之二千九百七十三
卷之二千九百九十九
卷之三千
卷之三千一
卷之三千三
卷之三千四
卷之三千五
卷之三千六
卷之三千七
卷之三千一百三十四
卷之三千一百四十二
卷之三千一百五十六
卷之五千三百四十五
卷之五千七百六十九
卷之五千七百七十
卷之五千八百三十八
卷之五千八百三十九
卷之五千八百四十
卷之六千五百二十三
卷之六千六百四十一
卷之六千六百九十七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二
卷之六千八百三十八
卷之七千三百二十八
卷之七千五百四十三
卷之七千六百三
卷之七千七百一
卷之七千七百二
卷之七千八百九十四
卷之七千八百九十五
卷之八千一百六十四
卷之八千一百六十五
卷之八千二百六十八
卷之八千二百六十九
卷之八千二百七十五
卷之八千三百三十九
卷之八千四百十三
卷之八千四百十四
卷之八千八百四十四
卷之八千八百四十五
卷之一万一百十五
卷之一万一百十六
卷之一万二百八十六
卷之一万二百八十七
卷之一万三百九
卷之一万三百一十
卷之一万四百五十八
卷之一万八百八十八
卷之一万八百八十九
卷之一万九百三十五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八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十九
卷之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卷之一万一千九百五
卷之一万一千九百六
卷之一万一千九百七
卷之一万二千十五
卷之一万二千十六
卷之一万二千十七
卷之一万二千十八
卷之一万二千四十三
卷之一万二千四十四
卷之一万二千一百四十八
卷之一万三千七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七十五
卷之一万三千八十二
卷之一万三千八十三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五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三十六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三十九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四十
卷之一万三千一百九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三百四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五十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五十三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四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五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六
卷之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七
卷之一万三千九百九十一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一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二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三
卷之一万四千四百六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四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五
卷之一万四千五百七十四
卷之一万四千六百八
卷之一万四千六百九
卷之一万四千七百七
卷之一万五千七十四
卷之一万五千七十五
卷之一万五千一百三十八
卷之一万五千一百三十九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六十八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六十九
卷之一万五千八百七十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八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四十九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五十
卷之一万五千九百五十一
卷之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一
卷之一万六千八百四十二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七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八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九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二十二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二十三
卷之一万八千二百二十四
卷之一万八千四百二
卷之一万八千四百三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四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五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六
卷之一万八千七百六十七
卷之一万九千六百三十六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三十五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四十二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一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八十二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一
卷之一万九千七百九十二
卷之二万一百九十七
卷之二万二百四
卷之二万三百八
卷之二万三百九
卷之二万三百十
卷之二万三百十一
卷之二万三百五十三
卷之二万三百五十四
卷之二万四百二十五
卷之二万四百七十八
卷之二万四百七十九
卷之二万八百五十
卷之二万八百五十一
卷之二万一千二十九
卷之二万一千三十
卷之二万一千三十一
卷之二万一千九百八十三
卷之二万一千九百八十四
卷之二万二千一百八十
卷之二万二千一百八十一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三十六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三十七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一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二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六
卷之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七
卷之八百九十五
二支诗
宋诗四
【宋孙觌鸿庆居士集】
《读季远诗卷,次泗州南山诗韵》
跳波乱清淮,一叶寄真赏。南山如高人,标格自矜爽。胡尘暗楚甸,绝境堕渺漭。空城草木春,户外屦谁两。怅望壶公龙,乘云自来往。小诗若图画,仿佛见飞桨。从今淮上山,不落梦中想。
《诵邹次魏诗,有读山谷文一篇特奇丽,诗云:远继杜参谋,近追苏玉局,此实录也》
歌终白玉烂,梦觉黄粮熟。斯人已寂寥,皎皎在空谷。谁令黔首愚,竟坐城旦读。光芒丰城剑,恸哭荆山玉。邹郎乃其徒,阅世何烛局。高风渺不嗣,句
...更多
卷之八百九十六
二支诗
宋诗五
【袁起岩东唐集】
《临安邸中即事,且谢诚斋惠诗》:犹得十篇慰族思,坐吟行咏只相随。岂无一个闲宾客,便有谁来得似诗。东风一夜转西南,分外羁愁分外寒。秋里酒肠浑不放,一杯全似十杯宽。老来无复梦清都,到得清都却守株。此子行期犹自拙,个中能巧定应无。一去重来发已星,八年归老卧漳滨。似曾相识满天下,不信怜渠未有人。闷杀楼居隘似囚,一楼四壁障双眸。趁睛下得楼来看,又被西风赶上楼。有愁无睡眠青青,鼠啮虫吟到五更。不分小黥同作崇,呼牌也作百般声。世事全无只恁闲,光阴闲里故相开。欲将睡去消磨
...更多
卷之八百九十九
二支诗
宋诗八元诗一
【滕元秀诗集】
《上郑广文诗》:瓦注非真巧,昌蜀欠非众嗜。我诗本不工,好之弗肯置。胡能致温饱,颇复作灾祟。无盐不自知,刻画要研媚。先生六艺学,已得圣贤秘。三绝笑郑虔,诗律乃游戏。伊予亦何幸,兹获巾屦侍。岂惟怯大巫,正自惭小技。却嗟贾长江,哦诗尹不避。文公倘见容,愿教推敲字。先君和云:吾侪不解事,刚欲羊枣嗜。居然藜苋肠,厚味非天置。甘此腐儒餐,庶几不为祟。去曷来钓濑滨,溪山相妩媚。况复有诗人,深悟作者秘。诸公竟推挽,其柰造物戏。青衫晚从事,着以供燕侍。文章可华国,谁云只
...更多
卷之九百
二支诗
元诗二
【元王景初兰轩集】
《李公敏》:吾观李公诗,骨气何老苍。如有渥洼龙,千里思腾骧。又如南山松,独立凌风霜。不架屋下屋,不叠床上床。言志与纪实,句句出肺肠。用事无牵制,吐词多铿锵。养源自昆仑,可见东流长。六轻博其趣,诸子发其光。他时再相见,吾敢轻论量。《绝句》逍遥天地内,本是一闲人。却笑周嫠妇,怀尤浪苦辛。我有东山约,妇欤定几时。流年不相待,添满镜中丝。梦觉闻风雨,寒声隔纸窗。关心无限事,起坐对残缸。老废观书眼,空闲永夜灯,蒲团依壁坐,何异一禅僧。天理全真实,人心去吝骄。要知颜
...更多
卷之九百一
二支诗
元诗三
【元程雪楼集】
《李氏八十诗》忆昔申公八十余,故人曾为办安车。太平天子思文治,会向山中记礼书。《又题许仲仁诗卷》:残雪词林退食时,小窗开卷鬓如丝。音传正始谁同调,气逼元和稍自持。文字不随前辈尽,风流却许后人知。霜清日冷梅花瘦,独对炉熏看欲痴。
【胡只祗紫山集】
《无题》此心本虚明,百欲日昏蔽。譬如镜积尘,不复加磨砺。逾远逾忘反,与马牛无异。既无贤父兄,学校父亦废。耳目所见闻,伥鬼杂魑魅。习熟为当然,宁复知惭愧。天道如循环,乱极应还治。英战贾长沙,
...更多
卷之九百二
二支诗
元诗四
【元虞集道园学古录】
《无题》:夏簟琅冷於水,绿烹鱼手操匕。西风归燕杏梁深。恨不身先贵人死。贝阙珠宫夜不眠,露华浩浩月娟娟。不应又作人间梦,窈窕吹箫度碧烟。《赋范德机诗后》:玉堂妙笔交游尽,投老江南隔死生。最忆崖州相忆处,华星弧月海波清。《题文丞相诗后》:大厦明非一本支,区区未忍听倾危。故人邂逅聊相问,矢死终天更不疑。《偶成》:野田闲水浸秋天,随意行吟到水边。樵牧各归鱼鸟散,微风吹面鬓萧然。半亩秋天近石床,金炉自炷水沉香。新凉透骨清如水,几个共夜长。鹤骨新来怯晓寒,东
...更多
卷之九百五
二支诗
诸家诗目一
李陵诗
【苏东坡集】
《跋李陵诗后》余本不识陈君式。谪官黄州,倾盖如故。会君式罢去,而余久废作诗,念无以道离别之怀。历观古人之作,诵约而意尽者,莫如李少卿赠苏子卿三篇,故书以赠之。春秋之世,三百五篇,皆以见意,不必已作也。
王粲诗
【文献通考】
《王粲集》八卷。晁氏曰:后汉王粲仲宣也,高平人。为魏侍中。粲博物多识强记善算,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以为宿制,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今集有八十
...更多
卷之九百六
二支诗
诸家诗目二
韦应物诗
【文献通考】
《韦苏州集》十卷。
陈氏曰:唐韦应物,京兆人,天宝时为三卫,后作洛阳丞,京兆府功曹,知滁江二州,召还,或娼其进,媒孽之出为苏州刺史。诗律自沈宋以后,日益靡漫,锼章刻句,揣合浮切,虽音韵谐婉,属对丽密,而闲自雅平淡之气不存矣。独应物之诗驰骤,建安以还,得其风格云。韩子苍曰:苏州少以三卫郎事玄宗,豪纵不羁。玄宗崩,始折节务读书,故其逢杨开府诗曰:少事武皇帝,无赖恃恩私,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持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司隶不
...更多
卷之九百七
二支诗
诸家诗目三
唐诗
【文献通考】
《唐诗》三卷。
陈氏曰:崔道融撰。皆四言诗。述唐中世以前事实,事为一篇,各有小序。凡六十九篇。
【王景初兰轩集】
《唐诗》序
诗缘情而作。情感物而动,其浅深高下,则系于王泽之厚薄,风俗之淳漓矣。故三百篇,怨而不怒,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敦柔润泽,雍容纡余,极于忠厚而后止。有以见王泽之厚,风俗之醇,而人心之天理全焉。自王泽一斩于东迁之季,诗亡,而出于人情之所不能自己者,则不以古今而存亡
...更多
卷之九百十七
二支师
太师二
【宋眉山唐子西集】
《代谢蔡太师启》:始缘力请,得返弊庐;终赖仁私,尽还旧物。岂惟铭佩,亦复兢惶。某屏迹累年,无识面者;阖门度日,将终身焉。自收老大之心,遂绝进升之望。未甘扶杖,起居虽健于管宁;久已饰巾,志意自同于陈。忽奉昭回之迹,大推滂霈之恩。旧恶宿愆,一时荡涤;前侯故将,以次甄收。顾惟朽钝之躯,屡费陶熔之手。终蒙记录,不忍弃捐。谓其尝任宰司,故优其班序;谓其久安田里,仍处以虚闲。就使自为之谋,想亦不过如此。静循其本,敢不知归?此盖伏遇某官,以王佐之才,值圣人之运,将令四
...更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唐)欧阳询
明·赵南星
元·宇文懋昭
清·蒋镛
唐·余知古
(唐)上官仪
明·伏雌教主
明·解缙
明·陈师
清·朱克柔
(清)程省 著
清·万斯同
战国·孤子
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明)许次纾
清·劳孝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