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老子河上公注-未知
老子河上公注目录:
提要
體道第一
養身第二
安民第三
無源第四
虛用第五
成象第六
韜光第七
易性第八
運夷第九
能為第十
無用第十一
檢欲第十二
厭恥第十三
贊玄第十四
顯德第十五
歸根第十六
淳風第十七
俗薄第十八
還淳第十九
異俗第二十
虛心第二十一
益謙第二十二
虛無第二十三
苦恩第二十四
象元第二十五
重德第二十六
巧用第二十七
反朴第二十八
無為第二十九
儉武第三十
偃武第三十一
聖德第三十二
辯德第三十三
任成第三十四
仁德第三十五
微明第三十六
為政第三十七
論德第三十八
法本第三十九
去用第四十
同異第四十一
道化第四十二
偏用第四十三
立戒第四十四
洪德第四十五
儉慾第四十六
鑒遠第四十七
忘知第四十八
任德四十九
貴生第五十
養德第五十一
歸元第五十二
益證第五十三
修觀第五十四
玄符第五十五
玄德第五十六
淳風第五十七
順化第五十八
守道第五十九
居位第六十
謙德第六十一
為道第六十二
恩始第六十三
守微第六十四
淳德第六十五
後己第六十六
三寶第六十七
配天第六十八
玄用第六十九
知難第七十章
知病第七十一
愛己第七十二
任為第七十三
制惑第七十四
貪損第七十五
戒強第七十六
天道第七十七
任信第七十八
任契第七十九
獨立第八十
顯質第八十一
貴生第五十
出生入死。
出生,謂情欲出〔於〕五內,魂靜魄定,故生。
入死,謂情欲入於胸臆,精勞神惑,故死。
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死十有三,
言生死之類各有十三,謂九竅四關也。
其生也目不妄視,耳不妄聽,鼻不妄嗅,口不妄言,〔舌不妄〕味,手不妄持,足不妄行,精神不妄施。其死也反是也。
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
人知求生,動作反之十三死〔地〕也。
...更多
養德第五十一
道生之,
道生萬物。
德畜之,
德,一也。一主布氣而蓄養〔之〕
物形之,
一為萬物設形像也。
勢成之。
一為萬物作寒暑之勢以成之。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德所為,〔萬物〕無不盡驚動,而尊敬之。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道一不命召萬物
...更多
歸元第五十二
天下有始,
始有道也。
以為天下母。
道為天下萬物之母
既知其母,復知其子,
子,一也。既知道己,當復知一也。
既知其子,復守其母,
己知一,當復守道反無為也。
沒身不殆。
不危殆也。
塞其兌,
兌,目也。〔使〕目不妄視也。
...更多
益證第五十三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
介,大也。老子疾時王不行大道,故設此言。
使我介然有知於政事,我則行於大道,躬行無為之化。
唯施是畏。
唯,獨也。獨畏有所施為,恐失道意。
欲賞善,恐偽善生;欲信忠恐詐忠起。
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夷,平易也。徑,邪、不平正也。大道甚平易,而民好從邪徑也。
朝甚除,
高台榭,
...更多
修觀第五十四
善建者不拔,
建,立也。善以道立身立國者,不可得引而拔之。
善抱者不脫,
善以道抱精神者,終不可拔引解脫。
子孫祭祀不輟。
〔輟,絕也〕。為人子孫能修道如是,〔則〕長生不死,世世以久,祭祀先祖,宗廟無〔有〕絕時。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道於身,愛氣養神,益壽延年。其德如是,乃為真人。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更多
玄符第五十五
含德之厚,
謂含懷道德之厚〔者〕也。
比於赤子。
神明保佑含德之人,若父母之於赤子也。
毒蟲不螫,
蜂蠇蛇虺不螫。
猛獸不據,玃鳥不搏。
赤子不害於物,物亦不害之。故太平之世,人無貴賤,〔皆有〕仁心,有刺之物,還返其本,有毒之蟲,不傷於人。
骨弱筋柔而握固。
赤子筋骨柔弱而持物堅固,以其意〔專而〕心不
...更多
玄德第五十六
知者不言,
知者貴行不貴言也。
言者不知。
駟不及舌,多言多患。
塞其兌,閉其門,
塞閉之者,欲絕其源。
挫其銳,
情欲有所銳為,當念道無為以挫止之。
解其紛,
紛,結恨不休也。當念道恬怕以解釋之。
和其光,
雖有獨見之明,當和之使闇昧,不使曜亂〔人
...更多
淳風第五十七
以正治國,
以,至也。天使正身之人,使有國也。
以奇用兵,
奇,詐也。天使詐偽之人,使用兵也。
以無事取天下。
以無事無為之人,使取天下為之主。
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此,今也。老子言,我何以知天意然哉,以今日所見知〔之也〕。
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
天下謂人主也。忌諱者防禁也。今煩則姦生,禁多則下詐
...更多
順化第五十八
其政悶悶,
其政教寬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也。
其民醇醇,
政教寬大,故民醇醇富厚,相親睦也。
其政察察,
其政教急疾,言決於口,聽決於耳也。
其民缺缺。
政教急疾。民不聊生。故缺缺日以踈薄。
禍兮福所倚,
倚,因也。夫福因禍而生,人遭禍而能悔過責己,
修道行善,則禍去福來。
...更多
守道第五十九
治人,
謂人君治理人民。
事天,
事,用也。當用天道,順四時。
莫若嗇。
嗇,愛惜也。
治國者當愛〔惜〕民財,不為奢泰。
治身者當愛〔惜〕精氣,不為放逸。
夫為嗇,是謂早服。
早,先也。服,得也。
夫獨愛〔惜〕民財,愛〔惜〕精氣,則能先得天道也。
<
...更多
上一页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战国·列御寇
张次溪
房千里
曹魏·康僧铠
杨玄操
清·聋道人
清·王闿运
(舊題宋)蘇軾
宋·陈思
屈原
元魏·般若流支
清·方熏
明·梦觉道人
王安石
五代·刘昫
宋·方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