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贡】不经学馆考试而由州县推荐应科举的士子。《新唐书·选举志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举。”五代王定保《唐摭言·统序科第》:“自武德辛巳岁四月一日,敕诸州学士及早有明经及秀才、俊士、进士明於理体、为乡里所称者,委本县考试,州长重覆,取其合格,每年十月随物入贡。斯我唐贡士之始也。”2.指由州县选送。唐韩愈《请复国子监生徒状》:“缘今年举期已近,伏请去上都五百里内,特许非时收补;其五百里外,且任乡贡。”《新唐书·锺传传》:“
【八】◎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典
【蚕】◎ 昆虫,有“家蚕”和“柞(zuò)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丝。~茧。~食。~宝宝(蚕的爱称)。
【之】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
【绵】1. 蚕丝结成的片或团,供絮衣被、装墨盒等用:丝~。~绸。~里藏针。 2. 像丝绵那样柔软或薄弱:~薄。~软。~力。 3. 像丝绵那样延续不断:~延。~联。~长。~亘。连~。 4. 性情温和:他平时挺~。
三都赋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