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嗛嗛】貌。唐柳宗元《咏史》诗:“燕有黄金臺,远致望诸君。嗛嗛事强怨,三岁有奇勋。”谦逊貌。《汉书·艺文志》:“﹝道家者流﹞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合於尧之克攘,《易》之嗛嗛。”颜师古注:“嗛字与谦同。”《文选·左思<魏都赋>》:“亲御监门,嗛嗛同轩。”李善注:“《周易》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嗛,古谦字。”1.微小貌。《国语·晋语一》:“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忧也。”韦昭注:“嗛嗛,犹小小也。”2.不满足貌。汉王符《潜夫论·交际》:“﹝鸞凤﹞陵朱云,薄斗极,呼吸阳露,旷旬不食
【同】1. 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工异曲。~室操戈。情~手足。 2. 共,在一起(从事):共~。~学。~步。殊途~归。~舟共济。 3. 和,跟:~流合污。 4. 姓。 | ◎ 〔胡~〕见“胡”。
【轩】1. 古代一种有围棚或帷幕的车:~驾(帝王的车驾)。~冕(卿大夫的车和礼服是分等级的,借以指官爵禄位)。~轾(车前高后低称“轩”,车前低后高称“轾”,用来喻高低优劣)。 2. 有窗的长廊或小屋。 3. 门、窗、楼板或栏杆。 4. 高:~敞。~昂。~然大波。 5. 〔~辕〕a.传说中的上古帝王黄帝的名号;b.车辕;c.古代星名之一;d.复姓。 6. 姓。
三都赋其它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