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老子河上公注-未知
老子河上公注目录:
提要
體道第一
養身第二
安民第三
無源第四
虛用第五
成象第六
韜光第七
易性第八
運夷第九
能為第十
無用第十一
檢欲第十二
厭恥第十三
贊玄第十四
顯德第十五
歸根第十六
淳風第十七
俗薄第十八
還淳第十九
異俗第二十
虛心第二十一
益謙第二十二
虛無第二十三
苦恩第二十四
象元第二十五
重德第二十六
巧用第二十七
反朴第二十八
無為第二十九
儉武第三十
偃武第三十一
聖德第三十二
辯德第三十三
任成第三十四
仁德第三十五
微明第三十六
為政第三十七
論德第三十八
法本第三十九
去用第四十
同異第四十一
道化第四十二
偏用第四十三
立戒第四十四
洪德第四十五
儉慾第四十六
鑒遠第四十七
忘知第四十八
任德四十九
貴生第五十
養德第五十一
歸元第五十二
益證第五十三
修觀第五十四
玄符第五十五
玄德第五十六
淳風第五十七
順化第五十八
守道第五十九
居位第六十
謙德第六十一
為道第六十二
恩始第六十三
守微第六十四
淳德第六十五
後己第六十六
三寶第六十七
配天第六十八
玄用第六十九
知難第七十章
知病第七十一
愛己第七十二
任為第七十三
制惑第七十四
貪損第七十五
戒強第七十六
天道第七十七
任信第七十八
任契第七十九
獨立第八十
顯質第八十一
提要
《老子注》二卷,旧本题河上公撰。晁公武《读书志》曰:太史公谓河上丈人通《老子》,再传而至盖公。盖公即齐相曹参师也。而葛洪谓河上公者莫知其姓名,汉孝文时居河之滨。侍郎裴楷言其通《老子》,孝文诣问之,即授《素书道经》。两说不同,当从太史公云云。案晁氏所引乃《史记·乐毅列传赞》之文,叙述源流甚悉。然《隋志·道家》载老子《道德经》二卷,汉文帝时河上公注,又载梁有战国时河上丈人注《老子》经二卷亡。则两河上公各一人,两《老子注》各一书。战国时河上公书在隋已亡,今所传者实汉河上公书耳。明朱东光刻是书,题曰秦人,盖未详考。惟是文帝驾临河上,亲受其
...更多
體道第一
道可道,
謂經術政教之道也。
非常道。
非自然生長之道也。常道當以無為養神,無事安民,含光藏暉,滅跡匿端,不可稱道。
名可名,
謂富貴尊榮,高世之名也。
非常名。
非自然常在之名也。
常名當如嬰兒之未言,雞子之未分,明珠在蚌中,美玉處石間,內雖昭昭,外如愚頑。
無名,天地之始。
...更多
養身第二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
自揚己美,使彰顯也。
斯惡已;
有危亡也。
皆知善之為善,
有功名也。
斯不善已。
人所爭也。
故有無相生,
見有而為無也。
難易相成,
見難而為易也。
長短相較,
見短而為長也
...更多
安民第三
不尚賢,
賢謂世俗之賢,辯口明文,離道行權,去質為文也。
不尚者,不貴之以祿,不貴之以官。
使民不爭。
不爭功名,返自然也。
不貴難得之貨,
言人君不御好珍寶,黃金棄於山,珠玉捐於淵也。
使民不為盜。
上化清靜,下無貪人。
不見可欲,
放鄭聲,遠美人。
...更多
無源第四
道沖而用之
沖,中也。
道匿名藏譽,其用在中。
或不盈,
或,常也。
道常謙虛不盈滿。
淵乎似萬物之宗。
道淵深不可知,似為萬物知宗祖。
挫其銳,
銳,進也。
人欲銳精進取功名,當挫止之,法道不自見也。
解其紛,
紛,結恨也
...更多
虛用第五
天地不仁,
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
以萬物為芻狗。
天地生萬物,人最為貴,天地視之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報也。
聖人不仁,
聖人愛養萬民,不以仁恩,法天地行自然。
以百姓為芻狗。
聖人視百姓如芻草狗畜,不貴望其禮意。
天地之間,
天地之間空虛,和氣流行,故萬物自生。
人
...更多
成象第六
谷神不死,
谷,養也。
人能養神則不死也。
神,謂五臟之神也。
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腎藏精,脾藏志,五藏盡傷,則五神去矣。
是謂玄牝。
言不死之有,在於玄牝。
玄,天也,於人為鼻。牝,地也,於人為口。
天食人以五氣,從鼻入藏於心。五氣輕微,為精、神、聰、明、音聲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於人鼻,與天通,故鼻為玄也。<
...更多
韜光第七
天長地久,
說天地長生久壽,以喻教人也。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天地所以獨長且久者,以其安靜,施不求報,不如人居處,汲汲求自饒之利,奪人以自與也。
故能長生。
以其不求生,故能長生不終也。
是以聖人後其身,
先人而後己也。
而身先,
天下敬之,先以為長。
外其身
...更多
易性第八
上善若水。
上善之人,如水之性。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水在天為霧露,在地為源泉也。
處眾人之所惡,
眾人惡卑濕垢濁,水獨靜流居之也。
故幾於道。
水性幾於道同。
居善地,
水性善喜於地,草木之上即流而下,有似於牝動而下人也。
心善淵,
水深空虛,淵深
...更多
運夷第九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盈,滿也。已,止也。
持滿必傾,不如止也。
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揣,治也。
先揣之,後必棄捐。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嗜欲傷神,財多累身。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夫富當賑貧,貴當憐賤,而反驕恣,必被禍患也。
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汉·焦赣
梁·陶宏景
(唐)樊绰
曹魏·昙谛
宋·髙似孙
宋·张拟
(清)钱涛
李商隐
唐·裴庭裕
(宋)范坰、林禹
宋·常棠
清·蓝浦
(唐)李世民
明·蒋大鸿
王通
吴兴白云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