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囝
上一卷
下一卷
不
及
隔
心
囝
果
不
人
及
吾
郎
彼
神
我
天
如
为
致
为
乃
闽
囝
哀
囝
顾
囝
得
至
地
摧
别
获
从
劝
汝
悔
罢
受
道
罹
道
视
髡
金
臧
绝
吏
生
闽
况
在
黄
绝
血
郎
是
人
不
既
生
别
其
无
其
无
草
为
满
为
其
得
闽
也
郎
泉
天
下
罢
苦
言
举
生
汝
囝
福
知
毒
知
木
钳
屋
获
阳
之
方
罢
前
顾况
囝
囝原文
囝,哀闽也。囝生闽方,闽吏得之,乃绝其阳。为臧为获,致金满屋。为髡为钳,如视草木。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郎罢别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劝不举。不从人言,果获是苦。囝别郎罢,心摧血下。隔地绝天,及至黄泉,不得在郎罢前。
囝赏析
唐代的闽地(今福建),地主、官僚、富商相勾结,经常掠卖儿童,摧残他们的身体,把他们变为奴隶。《囝》就是这种残酷行为的真实写照。 诗人首先叙述闽童被掠为奴的经过。前三句交代了这种野蛮风俗盛行的地区(闽方)、戕害闽地儿童的凶手(闽吏)以及戕害儿童的方式(绝其阳),极其简练。然后叙述奴隶的痛苦生活。诗人没有列举具体生活事例,而只是并列摆出一种极不公平的现象:奴隶为主人“致金满屋”,本应受到较好的待遇,然而却被视如草木,受到非人待遇。金,极言其贵;草木,极言其贱。一贵与一贱,两相比照,揭露奴隶所受待遇的不合理,写出了奴隶生活的不堪忍受。 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一般的叙述上,接着又透过这一生活现象,把笔触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奴隶们的满腔怨愤:“天道无知,我罹其毒。神道无知,彼受其福。”悲惨的身世,痛苦的生活,使他们的怨愤非常之深,以致连封建社会里视若神圣的“天道”和“神道”,都被他们诅咒起来──都是上天和神灵无知,才造成如此不公平的世道!这里“彼”“我”对举,形象地揭示出对立的阶级关系──奴隶主们之所以能够大享其福,正是建筑在奴隶遭受荼毒的基础上的。这四句心理描写,真实地反映了奴隶们的思想感情。 以上是对奴隶一般生活境遇和痛苦心理的描绘。“郎罢别囝”以下,诗人抽出一个具体场景,用细腻的笔触描写囝被掠为奴,同郎罢分别时父子痛不欲生的情景。 诗人把囝同郎罢的心理对照来写,笔墨摇曳多姿,错落有致。写郎罢,处处从他违反常情的心理着笔。在封建社会,人们都希望人丁兴旺,又由于重男轻女的习惯,尤其希望生男孩。可是这位做父亲的却后悔不该生男孩,生下后更不该养育他。这看来很“反常”。然而,正是从种“反常”中,才表现了他的断肠悲痛和对孩子的深爱。“人劝不举”一语更进一步说明,受这种野蛮风俗之害的,绝不是一家一户的个别现象,闽地人民受害之惨,受害之广,使人人都心怀恐惧。写囝,则是着力刻画他对郎罢的依恋,完全是小孩子的心理。这种对照的心理描写,生动细致地刻画出父子相依、不忍分离的骨肉亲情。而造成生离死别、痛不欲生的,却正是那些掠卖儿童的人。所以,这种描写既是对苦难人民的深厚同情,也是对残民害物者的愤怒控诉。 诗人在这首诗的小序中说:“哀闽也”。对闽地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同情,却通篇不发一句议论,而是用白描的手法,把血淋淋的事实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事实来说话,产生了雄辩的力量,因而比简单的说教内涵更丰富。诗人继承《诗经》的讽谕精神,形式上也有意仿效诗经,取首句的第一个字为题,采用四言体,并且大胆采用了闽地方言如“囝”“郎罢”入诗,使诗歌在古朴之中流露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张燕瑾)
顾况
简介
简介暂无
顾况
的其它诗歌
宫词五首
过山农家
公子行
囝
宫词
囝
和知章诗
续茅山秀才吟
道该上人院石竹花歌
柳宜城鹊巢歌
曲龙山歌
经废寺(前半首一本作五言绝句)
弹琴谷
句
山僧兰若
悼稚
宫词
送郭秀才
早春思归有唱竹枝歌者坐中下泪
赠远
桃花曲
寻僧二首
竹枝曲
听子规(一本题上有摄山二字)
崦里桃花
叶上题诗从苑中流出
从剡溪至赤城
送李秀才游嵩山
小孤山
寄秘书包监
安仁港口望仙人城
题琅邪上方
宿昭应
送少微上人还鹿门
送李山人还玉溪
王郎中妓席五咏。笙
王郎中妓席五咏。筝
王郎中妓席五咏。歌(一作王郎中席歌妓)
王郎中妓席五咏。舞
王郎中妓席五咏。箜篌
山中赠客
岁日作(一作岁日口号)
湖中(一作洞庭秋日)
赠僧二首
赠韦清将军
子规
海鸥咏
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
送李侍御往吴兴(一作送李侍郎从宣城取洞庭路往吴兴)
夜中望仙观
寻桃花岭潘三姑台
送柳宜城葬
哭绚法师
酬柳相公
题明霞台
听角思归
五两歌送张夏
临海所居三首
望简寂观
赠朱放
江村乱后
山中(一作朱放诗,题作山中听子规)
樱桃曲
越中席上看弄老人
听刘安唱歌
送李秀才入京
题叶道士山房
代佳人赠别
忆故园
归山作
梅湾
思归
宿山中僧
田家
溪上
登楼
江上
送李泌
山中夜宿
寄淮上柳十三
春怀
洛阳陌二首
春雨不闻百舌
忆鄱阳旧游
哭李别驾
题山顶寺
天宝题壁
临平湖
山春洞
石窦泉
古仙坛
黄菊湾
白鹭汀
千松岭
焙茶坞
欹松漪
芙蓉榭
薜荔庵
山径柳(以下十四首一作临平坞杂题)
石上藤
听山鹧鸪
永嘉
青弋江
题灵山寺(战鸟)
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范
梦后吟
题卢道士房
山居即事
送从兄使新罗
乐府
寄江南鹤林寺石冰上人
闲居怀旧
湖南客中春望
宿湖边山寺
忆山中
送大理张卿(一题作送张卫尉)
义川公主挽词
晋公魏国夫人柳氏挽歌
相国晋公挽歌二首
酅公合祔挽歌
经徐侍郎墓作
伤大理谢少卿
送使君
送韦秀才赴举
酬扬州白塔寺永上人
上元夜忆长安
空梁落燕泥
别江南
白蘋洲送客
春鸟词送元秀才入京
奉酬茅山赠赐并简綦毋正字
酬唐起居前后见寄二首
送李道士(一本题下有归桃花崦四字)
题歙山栖霞寺
闲居自述
送友失意南归
南归
鄱阳大云寺一公房
步虚词(太清宫作)
洛阳早春
剡纸歌
朝上清歌
庐山瀑布歌送李顾
黄鹄楼歌送独孤助
洛阳行送洛阳韦七明府
险竿歌
送行歌
谅公洞庭孤橘歌
郑女弹筝歌
李湖州孺人弹筝歌
刘禅奴弹琵琶歌(感相国韩公梦)
李供奉弹箜篌歌
宜城放琴客歌(柳浑封宜城县伯)
丘小府小鼓歌
梁司马画马歌
杜秀才画立走水牛歌
嵇山道芬上人画山水歌
范山人画山水歌
萧郸草书歌
瑶草春
金珰玉珮歌
露青竹杖歌
同裴观察东湖望山歌
八月五日歌
苔藓山歌
春草谣
悲歌六(一作攀龙引)
悲歌五
悲歌四
悲歌三(以下三首,一本合为一首,题作《远思曲》)
悲歌二(一作《悲歌》,一作《短歌行》)
悲歌一
送别日晚歌
行路难三首
梁广画花歌
长安道
龙宫操
古离别
幽居弄
乌啼曲二首
大茅岭东新居忆亡子从真
归阳萧寺有丁行者能修无生忍担水施僧况归命稽首作诗
华山西冈游赠隐玄叟
哭从兄苌
赠别崔十三长官
苦雨(一本题下有思归桃花崦五字)
在滁苦雨归桃花崦伤亲友略尽
酬漳州张九使君
酬房杭州
酬本部韦左司
奉酬刘侍郎
酬信州刘侍郎兄
上湖至破山赠文周萧元植
望初月简于吏部
和翰林吴舍人兄弟西斋
谢王郎中见赠琴鹤
长安窦明府后亭
寄上兵部韩侍郎奉呈李户部、卢刑部、杜三侍郎
从江西至彭蠡入浙西淮南界道中寄齐相公
初秋莲塘归
独游青龙寺
萧寺偃松
严公钓台作
弋阳溪中望仙人城
塞上曲
从军行二首
伤子
春游曲二首
拟古三首(第一首一作长安古意)
游子吟
弃妇词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采蜡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我行自东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陵霜之华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苏方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燕于巢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十月之郊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持斧一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筑城二章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左车二章
琴歌
上古之什补亡训传十三章。上古一章
相和歌辞。短歌行六首
囝诗句
如视草木
不得在郎罢前
天道无知
我罹其毒
囝
致金满屋
神道无知
彼受其福
及汝既生
不从人言
囝别郎罢
为髡为钳
果获是苦
闽吏得之
人劝不举
哀闽也
乃绝其阳
吾悔生汝
囝生闽方
心摧血下
为臧为获
隔地绝天
及至黄泉
郎罢别囝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时间的流转:诗句“鱼雁回时写报音”在《归李江州后寄别王氏》中对岁月的诉说
愿得化为松上鹤是什么意思——专业解读名句愿得化为松上鹤
崔素娥《别韦洵美诗》中的名句赏析
不知几千里中的哲理和妙处
凤凰楼上月华寒——李节度姬
浮萍依绿水中的心境和寓意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怨诗效徐淑体》中诗句“空闺兮岑寂”的韵律之美
自服蓝衫居郡掾中的心境和寓意
诗歌的音乐之声:解析《长安早春》中诗句“熙熙晴煦远”的韵律之美
时间的流转:诗句“薰风浮合颖”在《嘉禾合颖》中对岁月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