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通典-(唐)杜佑(简)
通典目录:
序
卷一 食货一
卷二 食货二
卷三 食货三
卷四 食货四
卷五 食货五
卷六 食货六
卷七 食货七
卷八 食货八
卷九 食货九
卷十 食货十
卷十一 食货十一
卷十二 食货十二
卷十三 选举一
卷十四 选举二
卷十五 选举三
卷十六 选举四
卷十七 选举五
卷十八 选举六
卷十九 职官一
卷二十 职官二
卷二十一 职官三
卷二十二 职官四
卷二十三 职官五
卷二十四 职官六
卷二十五 职官七
卷二十六 职官八
卷二十七 职官九
卷二十八 职官十
卷二十九 职官十一
卷三十 职官十二
卷三十一 职官十三
卷三十二 职官十四
卷三十三 职官十五
卷三十四 职官十六
卷三十五 职官十七
卷三十六 职官十八
卷三十七 职官十九
卷三十八 职官二十
卷三十九 职官二十一
卷四十 职官二十二
卷四十一 礼一 沿革一
卷四十二 礼二 沿革二 吉礼一
卷四十三 礼三 沿革三 吉礼二
卷四十四 礼四 沿革四 吉礼三
卷四十五 礼五 沿革五 吉礼四
卷四十六 礼六 沿革六 吉礼五
卷四十七 礼七 沿革七 吉礼六
卷四十八 礼八 沿革八 吉礼七
卷四十九 礼九 沿革九 吉礼八
卷五十 礼十 沿革十 吉礼九
卷五十一 礼十一 沿革十一 吉礼十
卷五十二 礼十二 沿革十二 吉礼十一
卷五十三 礼十三 沿革十三 吉礼十二
卷五十四 礼十四 沿革十四 吉礼十三
卷五十五 礼十五 沿革十五 吉礼十四
卷五十六 礼十六 沿革十六 嘉礼一
卷五十七 礼十七 沿革十七 嘉礼二
卷五十八 礼十八 沿革十八 嘉礼三
卷五十九 礼十九 沿革十九 嘉礼四
卷六十 礼二十 沿革二十 嘉礼五
卷六十一 礼二十一 沿革二十一 嘉礼六
卷六十二 礼二十二 沿革二十二 嘉礼七
卷六十三 礼二十三 沿革二十三 嘉礼八
卷六十四 礼二十四 沿革二十四 嘉礼九
卷六十五 礼二十五 沿革二十五 嘉礼十
卷六十六 礼二十六 沿革二十六 嘉礼十一
卷六十七 礼二十七 沿革二十七 嘉礼十二
卷六十八 礼二十八 沿革二十八 嘉礼十三
卷六十九 礼二十九 沿革二十九 嘉礼十四
卷七十 礼三十 沿革三十 嘉礼十五
卷七十一 礼三十一 沿革三十一 嘉礼十六
卷七十二 礼三十二 沿革三十二 嘉礼十七
卷七十三 礼三十三 沿革三十三 嘉礼十八
卷七十四 礼三十四 沿革三十四 宾礼一
卷七十五 礼三十五 沿革三十五 宾礼二
卷七十六 礼三十六 沿革三十六 军礼一
卷七十七 礼三十七 沿革三十七 军礼二
卷七十八 礼三十八 沿革三十八 军礼三
卷七十九 礼三十九 沿革三十九 凶礼一
卷八十 礼四十 沿革四十 凶礼二
卷八十一 礼四十一 沿革四十一 凶礼三
卷八十二 礼四十二 沿革四十二 凶礼四
卷八十三 礼四十三 沿革四十三 凶礼五
卷八十四 礼四十四 沿革四十四 凶礼六
卷八十五 礼四十五 沿革四十五 凶礼七
卷八十六 礼四十六 沿革四十六 凶礼八
卷八十七 礼四十七 沿革四十七 凶礼九
卷八十八 礼四十八 沿革四十八 凶礼十
卷八十九 礼四十九 沿革四十九 凶礼十一
卷九十 礼五十 沿革五十 凶礼十二
卷九十一 礼五十一 沿革五十一 凶礼十三
卷九十二 礼五十二 沿革五十二 凶礼十四
卷九十三 礼五十三 沿革五十三 凶礼十五
卷九十四 礼五十四 沿革五十四 凶礼十六
卷九十五 礼五十五 沿革五十五 凶礼十七
卷九十六 礼五十六 沿革五十六 凶礼十八
卷九十七 礼五十七 沿革五十七 凶礼十九
卷九十八 礼五十八 沿革五十八 凶礼二十
卷九十九 礼五十九 沿革五十九 凶礼二十一
卷一百 礼六十 沿革六十 凶礼二十二
卷一百一 礼六十一 沿革六十一 凶礼二十三
卷一百二 礼六十二 沿革六十二 凶礼二十四
卷一百三 礼六十三 沿革六十三 凶礼二十五
卷一百四 礼六十四 沿革六十四 凶礼二十六
卷一百五 礼六十五 沿革六十五 凶礼二十七
卷一百六 礼六十六 开元礼纂类一 序例上
卷一百七 礼六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 序例中
卷一百八 礼六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 序例下
卷一百九 礼六十九 开元礼纂类四 吉礼一
卷一百十 礼七十 开元礼纂类五 吉礼二
卷一百十一 礼七十一 开元礼纂类六 吉礼三
卷一百十二 礼七十二 开元礼纂类七 吉礼四
卷一百十三 礼七十三 开元礼纂类八 吉礼五
卷一百十四 礼七十四 开元礼纂类九 吉礼六
卷一百十五 礼七十五 开元礼纂类十 吉礼七
卷一百十六 礼七十六 开元礼纂类十一 吉礼八
卷一百十七 礼七十七 开元礼纂类十二 吉礼九
卷一百十八 礼七十八 开元礼纂类十三 吉礼十
卷一百十九 礼七十九 开元礼纂类十四 吉礼十一
卷一百二十 礼八十 开元礼纂类十五 吉礼十二
卷一百二十一 礼八十一 开元礼纂类十六 吉礼十三
卷一百二十二 礼八十二 开元礼纂类十七 嘉礼一
卷一百二十三 礼八十三 开元礼纂类十八 嘉礼二
卷一百二十四 礼八十四 开元礼纂类十九 嘉礼三
卷一百二十五 礼八十五 开元礼纂类二十 嘉礼四
卷一百二十六 礼八十六 开元礼纂类二十一 嘉礼五
卷一百二十七 礼八十七 开元礼纂类二十二 嘉礼六
卷一百二十八 礼八十八 开元礼纂类二十三 嘉礼七
卷一百二十九 礼八十九 开元礼纂类二十四 嘉礼八
卷一百三十 礼九十 开元礼纂类二十五 嘉礼九
卷一百三十一 礼九十一 开元礼纂类二十六 宾礼
卷一百三十二 礼九十二 开元礼纂类二十七 军礼一
卷一百三十三 礼九十三 开元礼纂类二十八 军礼二
卷一百三十四 礼九十四 开元礼纂类二十九 凶礼一
卷一百三十五 礼九十五 开元礼纂类三十 凶礼二
卷一百三十六 礼九十六 开元礼纂类三十一 凶礼三
卷一百三十七 礼九十七 开元礼纂类三十二 凶礼四
卷一百三十八 礼九十八 开元礼纂类三十三 凶礼五
卷一百三十九 礼九十九 开元礼纂类三十四 凶礼六
卷一百四十 礼一百 开元礼纂类三十五 凶礼七
卷一百四十一 乐一
卷一百四十二 乐二
卷一百四十三 乐三
卷一百四十四 乐四
卷一百四十五 乐五
卷一百四十六 乐六
卷一百四十七 乐七
卷一百四十八 兵一
卷一百四十九 兵二
卷一百五十 兵三
卷一百五十一 兵四
卷一百五十二 兵五
卷一百五十三 兵六
卷一百五十四 兵七
卷一百五十五 兵八
卷一百五十六 兵九
卷一百五十七 兵十
卷一百五十八 兵十一
卷一百五十九 兵十二
卷一百六十 兵十三
卷一百六十一 兵十四
卷一百六十二 兵十五
卷一百六十三 刑法一
卷一百六十四 刑法二
卷一百六十五 刑法三
卷一百六十六 刑法四
卷一百六十七 刑法五
卷一百六十八 刑法六
卷一百六十九 刑法七
卷一百七十 刑法八
卷一百七十一 州郡一
卷一百七十二 州郡二
卷一百七十三 州郡三
卷一百七十四 州郡四
卷一百七十五 州郡五
卷一百七十六 州郡六
卷一百七十七 州郡七
卷一百七十八 州郡八
卷一百七十九 州郡九
卷一百八十 州郡十
卷一百八十一 州郡十一
卷一百八十二 州郡十二
卷一百八十三 州郡十三
卷一百八十四 州郡十四
卷一百八十五 边防一
卷一百八十六 边防二
卷一百八十七 边防三
卷一百八十八 边防四
卷一百八十九 边防五
卷一百九十 边防六
卷一百九十一 边防七
卷一百九十二 边防八
卷一百九十三 边防九
卷一百九十四 边防十
卷一百九十五 边防十一
卷一百九十六 边防十二
卷一百九十七 边防十三
卷一百九十八 边防十四
卷一百九十九 边防十五
卷二百 边防十六
附录一 御制重刻通典序
附录二 奉旨开列校刻通典诸臣职名
附录三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序
佑少尝读书,而性且蒙固,不达术数之艺,不好章句之学。所纂通典,实采群言,徵诸人事,将施有政。夫理道之先在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易称聚人曰财。洪范八政,一曰食,二曰货。管子曰:"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夫子曰:"既富而教。"斯之谓矣。夫行教化在乎设职官,设职官在乎审官才,审官才在乎精选举,制礼以端其俗,立乐以和其心,此先哲王致治之大方也。故职官设然后兴礼乐焉,教化隳然后用刑罚焉,列州郡俾分领焉,置边防遏戎敌焉。是以食货为之首,
(十二卷。)
选举次之,
(六卷。)
职官又次之,
(二十
...更多
卷一 食货一
田制上
(唐 周 秦 汉 后汉 晋 宋 后魏)
穀者,人之司命也;地者,穀之所生也;人者,君之所治也。有其穀则国用备,辨其地则人食足,察其人则徭役均。知此三者,谓之治政。夫地载而不弃也,一著而不迁也,安固而不动,则莫不生殖。圣人因之设井邑,列比闾,使察黎民之数,赋役之制,昭然可见也。自秦孝公用商鞅计,乃隳经界,立阡陌。虽获一时之利,而兼并逾僣兴矣。降秦以后,阡陌既弊,又为隐覈,隐覈在乎权宜,权宜凭乎簿书。簿书既广,必藉众功,藉众功则政由群吏,政由群吏则人无所信矣。夫行不信之法,委政於众多之
...更多
卷二 食货二
田制下
(北齐 后周 隋 大唐)
北齐给授田令,仍依魏朝。每年十月普令转授成丁而授,丁老而退,不听卖易。文宣帝天保八年,议徙冀、定、瀛无田之人,谓之乐迁,於幽州宽乡以处之。
(秦汉州郡则大,魏晋年代又远,改移分析,或未易知,以此要有解释。近代制置,今多因习,则不假繁叙,他皆类此。)
武成帝河清三年诏:每岁春月,各依乡土早晚,课人农桑。自春及秋,男子十五以上,皆布田亩。蚕桑之月,妇女十五以上,皆营蚕桑。孟冬,刺史听审邦教之优劣,定殿最之科品。人有人力
...更多
卷三 食货三
乡党
(土断 版籍 并附○ 上古 周 东晋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隋大唐)
昔黄帝始经土设井以塞诤端,立步制亩以防不足,使八家为井,井开四道而分八宅,凿井於中。一则不洩地气,二则无费一家,三则同风俗,四则齐巧拙,五则通财货,六则存亡更守,七则出入相司,八则嫁娶相媒,九则无有相贷,十则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亲,生产可得而均,均则欺陵之路塞,亲则斗讼之心弭。既牧之於邑,故井一为邻,邻三为朋,朋三为里,里五为邑,邑十为都,都十为师,师十为州。夫始分之於井则地著,
...更多
卷四 食货四
赋税上
(唐 殷 周 秦 汉 魏 晋 宋)
古之有天下者,未尝直取之於人。其所以制赋税者,谓公田什之一及工商衡虞之入,税以供郊庙社稷、天子奉养、百官禄食也,赋以给车马甲兵士徒赐予也。言人君唯於田及山泽可以制财贿耳。其工商虽有技巧之作,行贩之利,是皆浮食不敦其本,盖欲抑损之义也。古者,宅不毛有里布,地不耕有屋粟,人无职事出夫家之征。言宅不毛者出一里二十五家之泉,田不耕者出三家之税粟,人虽有閒无职事,犹出夫税家税。夫税者谓田亩之税,家税者谓出士徒车辇给徭役也。盖皆罚其惰,务令归农。是故历代至今
...更多
卷五 食货五
赋税中
(齐 梁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齐高帝初,竟陵王子良上表曰:"宋文帝元嘉中,皆责成郡县,孝武徵求急速,以郡县迟缓,始遣台使,自此公役劳扰。凡此辈使人,既非详慎,贪险崎岖,以求此役。朝辞禁门,情态即异,暮宿村县,威福便行,驱迫邮传,侮折守宰。瞻郭睹境,飞下严符,但称行台,未明所督,摄总曹署,震惊郡邑。深村远里,俄刻十催。或尺布之逋,曲以当匹;百钱馀税,且增为千。诳云质作尚方,寄系东冶。百姓骇迫,不堪其命。恣意赃贿,无人敢言。贫薄礼轻,即生谤讟。愚谓凡诸检课,宜停遣使
...更多
卷六 食货六
赋税下
(大唐)
大唐武德元年,诏曰:"宗绪之情,义越常品,宜加惠泽,以明等级。诸宗姓有官者,宜在同列之上;未有职任者,不在徭役之限。"二年制:每一丁租二石。若岭南诸州则税米:上户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之户,皆从半输。蕃人内附者,上户丁税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免之;附经二年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下户三户共一口,凡水旱虫霜为灾,十分损四分以上免租,损六以上免租调,损七以上课役俱免。六年三月令:天下户量其资产,定为三等。至九年三月,诏:天下户立三等,未尽升降,宜为九等。<
...更多
卷七 食货七
历代盛衰户口
(周 秦 汉 后汉 魏 晋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隋 大唐)
三皇以前尚矣,靡可得而详也。孔子称尧曰大哉,舜曰尽善,禹曰无閒。以三圣之德,地方不过数千里,故君臣歌德,含气之类,各得其宜。禹平水土,为九州,人口千三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三。涂山之会,诸侯承唐虞之盛,执玉帛者万国。男女耕织,不夺其时,故公家有三十年之积,私家有九年之储。及其衰也,弃稷不务,续有有穷、孔甲之乱,遭桀行暴,诸侯相兼,逮汤受命,其能存者三千馀国,方於涂山,十损其七。
...更多
卷八 食货八
钱币上
(周 秦 汉 后汉 晋)
货币之兴远矣,夏商以前,币为三品。
(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白金为下币。白金为银。)
太公立九府圜法。周景以母子相权。秦用黄金铜钱为上下二等。汉兴为八铢,或为荚钱,或作白金,或作赤仄,八铢五分,迭废迭用。王莽又设错刀金银龟贝凡数十品。公孙述始作铁钱。魏文帝穀帛相贸。刘备以一当百。孙权以一当千。理道陵夷,则有鹅眼、线环之别;王纲解纽,又有风飘、水浮之异。名目繁杂,不能遍举,缅徵损益,可略而言。原夫立钱之意,诚深诚远。凡万物不可以无其数,既有数
...更多
卷九 食货九
钱币下
(宋 齐 梁 陈 后魏 北齐 后周 隋 大唐)
宋文帝元嘉七年,立钱署,铸四铢钱,文曰"四铢",重如其文。人閒颇盗铸,多翦凿古钱取铜,帝甚患之。录尚书江夏王义恭建议,以一大钱当两,以防翦凿,议者多同之。何尚之议曰:"夫泉贝之兴,以估货为本,事存交易,岂假数多。数少则币重,数多则物重,多少虽异,济用不殊。况复以一当两,徒崇虚价者也。凡创制改法,宜顺人情,未有违众矫物而可久也。泉布废兴,议自前代,赤仄白金,俄而罢息,六货溃乱,人泣於市。良由事不画一,难用遵行。夫钱之形,大小多品,直云大
...更多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春秋鲁·曾参
(清)云间子集
周·尹佚
程门雪
明·柯丹邱
清·严则庵
宋·智觉
(唐)李鼎祚
宋·赵民
清·潘宗岳
清·钱谦益
宋·洪芻
清·葛虚存
宋·曾公亮
清·高积厚
(元)陈世隆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