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送人游岭南
上一卷
下一卷
纵
红
近
少
戴
送
有
芳
南
别
叔
人
啼
绿
风
华
伦
游
猿
笋
景
阳
岭
听
是
不
万
南
却
行
曾
里
幽
路
秋
游
戴叔伦
送人游岭南
送人游岭南原文
少别华阳万里游,近南风景不曾秋。红芳绿笋是行路,纵有啼猿听却幽。
送人游岭南注释
【呜呼哀哉】“呜嘑哀哉”。1.表示悲痛之辞。常用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尼父,无自律。”《隶释·汉小黄门谯敏碑》:“呜嘑哀哉!国丧良佐,家陨栋梁。”《后汉书·侯霸传》:“未及爵命,奄然而终。呜呼哀哉!”宋叶适《祭李参政文》:“奈何一朝,长隔死生。呜呼哀哉!”2.借指死亡或事情完结,有时含诙谐或讽刺意。《警世通言·桂员外途穷忏悔》:“施济忽遘一疾,医治不痊,呜呼哀哉了。”《红楼梦》第十六回:“﹝秦邦业﹞将秦钟打了一顿,自己气的老病发了,三五日,便呜呼哀哉了。”鲁迅《集外集·选本》:“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一章:“﹝他们﹞有的呜呼哀哉了,有的嗷嚎嗷嚎的叫起来。”汉
送人游岭南赏析
汉武帝是西汉唯一一位有辞赋作品传世的皇帝。据《汉书·艺文志》载:“上所自造赋二篇。”颜师古注云:“武帝也。”这二篇赋中的一篇应是《汉书·外戚传》载录的《李夫人赋》,而另一篇赋则未知何指。由《汉书·艺文志》之著录,印证汉武帝的今存作品,不难发现汉武帝不仅好辞赋,而且还亲制辞赋。他的《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赋的开山鼻祖。 李夫人卒于公元前108年(元封三年)之后、公元前104年(太初元年)之前的一个秋天。汉武帝《李夫人赋》当作于那段时间内,此时武帝49岁到53岁。 如果说《李夫人歌》是以简洁含蓄的笔触,婉转抒发了武帝对亡妃的哀思的话,那么《李夫人赋》则是以浓墨重彩的手法,多层面表达了武帝对亡妃的怀念。赋分正文与乱辞两部分。正文主要通过幻想与追忆,抒发对亡妃李夫人的绵绵伤痛。赋的开头四句:“美连娟以修嫣兮,命樔绝而不长。饰新宫以延贮兮。泯不归乎故乡。”新宫可筑,而美好生命逝去就再也不能回来。这与“露唏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薤露》)的对生命易逝的悲痛无奈有异曲同工之妙,表明武帝在哀悼李夫人的同时,对生命的短暂进行了深沉思考。接下来的“惨郁郁其芜秽兮,隐处幽而怀伤”两句,是对李夫人身处墓中凄惨境况的想象。在此,武帝不写自己如何伤怀李夫人的早逝,而是写李夫人的亡魂在墓室中为思念自己而心伤,这种进一层的写法,想象大胆奇特,倍加抒发了武帝的无尽哀伤。而“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以眼前秋景抒心中哀情,再次传达出对爱妃早逝的伤痛。在这种伤悼的心理引导下,作者想象其灵魂脱离肉体,去寻找李夫人的踪迹,见到了“函荾荴以俟风兮,芳杂袭以弥章。的容与以猗靡兮,缥飘姚虖愈庄”的李夫人。如此神奇想象,如梦似幻,足见汉武帝对李夫人思念之刻骨铭心。 接下来的“燕淫衍而抚楹兮,连流视而娥扬,既激感而心逐兮,包红颜而弗明。驩接狎以离别兮,宵寤梦之芒芒”,由冥冥想象,转入对往日欢乐生活的追忆;由对往日的追忆,又回到眼前似梦非梦的幻境中。在此番幻境中,李夫人的身影是“忽迁化而不反”,或“哀裴回以踌躇”。以李夫人灵魂的不忍离去来表达作者对夫人灵魂归来的强烈期盼。然人死不能复生,武帝最终在李夫人灵魂“荒忽而辞去”、“屑兮不见”的幻境中,再次回到眼前阴阳相隔的残酷现实,“思若流波,怛兮在心”,无限伤痛,如流水连绵不绝。 乱辞再次抒写了对李夫人早逝的无限悲痛,表示将不负其临终所托,体现了武帝对李夫人的一片深情。乱辞中,描写了伤悼李夫人的凄恻场景,极其感人: 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向不虚应,亦云己兮。嫶妍太息,叹稚子兮。懰栗不言,倚所恃兮。 对李夫人兄弟和稚子伤悼李夫人的哀恸场景进行描写,极富人情味。从中不难发现汉武帝虽为一代雄主,亦有普通人真挚感情的一面。 《李夫人赋》在武帝时期甚至整个汉代,都是颇具特色的重要抒情赋作,其文学史意义不容忽视。 其一,《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悼亡赋,在辞赋题材方面具有开拓意义。今存武帝之前的悼亡文学,有《经》的《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但皆以诗歌形式出现。而文学史上的第一篇悼亡赋,则非《李夫人赋》莫属。马积高先生认为此赋乱辞一段“写得颇亲切,为后世悼亡之作所祖”。其实,《李夫人赋》不仅仅在写作手法上“为后世悼亡之作所祖”,更在悼亡赋题材上有开拓之功。汉武帝《李夫人赋》之后,悼亡赋继作不断。如曹丕《悼天赋》、曹植《思子赋》、王粲《伤天赋》《思友赋》、曹髦《伤魂赋》、潘岳《悼亡赋》、南朝宋武帝刘裕《拟汉武帝李夫人赋》、江淹《伤爱子赋》《伤友人赋》、宋人李处权《悼亡赋》等,皆属此类。众多悼亡赋作的出现,使悼亡成了中国古代辞赋的一大重要题材。 其二,《李夫人赋》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悼亡文学提供了借鉴。一是《李夫人赋》以“桂枝落而销亡”比喻李夫人之死,这一手法为后世悼亡诗赋所因袭。如,潘岳《悼亡赋》“含芬华之芳烈,翩零落而从风”、刘裕《拟汉武帝李夫人赋》“念桂枝之秋霣,惜瑶华之春翦”、梁简文帝《伤美人诗》“香烧日有歇,花落无还时”、阴铿《和樊晋陵伤妾诗》“画梁朝日尽,芳树落花辞”、李处权《悼亡赋》“信尤物之易毁兮,审奇花之早落”,等等,这些都是以花落喻妻、妾的死亡,是对《李夫人赋》中以“桂枝落”喻李夫人死的承袭。二是《李夫人赋》以幻觉抒哀情,将心理幻境与眼前实景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为后世悼亡诗赋所继承。在《李夫人赋》之前,《邶风·绿衣》悼亡,主要通过睹物伤人,表现作者哀思;《唐风·葛生》悼亡,在睹物伤人的同时,对亡人坟茔的凄惨景象进行描写,以抒写作者“予美亡此,谁与独处”的悲伤。而《李夫人赋》悼亡,则充分利用辞赋长于铺陈的优势,展现了汉武帝伤悼李夫人时产生的种种幻境,以此表达心中的无尽感伤。在描写心理幻境的同时,《李夫人赋》还在乱辞中描写了伤悼李夫人的眼前实景,进一步写出了对亡妃的无限悲思。这虚实相间的抒情方式,使全赋在哀伤百转的同时,充满着神奇和迷幻。《李夫人赋》的这一艺术独创,为后世同类题材文学所接受。如,潘岳《悼亡赋》:“神飘忽而不反,形安得而久安?袭时服于遗质,表铅华于余颜。……延尔族兮临后庭,人空室兮望灵座,帷飘飘兮灯荧荧。灯荧荧兮如故,帷飘飘兮若存,物未改兮人已化,馈生尘兮酒停樽”,想象亡妻灵魂的飘忽不返及其妆扮,并将这一心理幻境与“空室”、“人已化”的眼前实境结合起来,表达了不尽悼念之情。又如,江总《奉和东宫经故妃旧殿诗》“犹忆窥窗处,还如解佩时。苔生无意早,燕入有言迟。若令归就月,照见不须疑”,李处权《悼亡赋》“悄空闺之岑寂兮,想音容于冥漠。……把怀平生之好合兮,竟缱绻而难舍。觊魂梦之可接兮,睇长松于广野。虽涸流以濡翰兮,浩予悲之莫写”,都是将眼前实景与心理幻境结合起来抒写对亡人的思念。这些,都可以看出《李夫人赋》对后世悼亡诗赋艺术手法的深远影响。 其三,《李夫人赋》是汉代抒情赋作的先导。《李夫人赋》之前,骚体辞赋已成为汉人抒情的主要文体,但大多是在代屈原立言之际表达个人的不遇情怀。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惜逝》、严忌的《哀时命》等,情感虽挚,但终隔一层。而《李夫人赋》虽为骚体,但直抒作者在李夫人死后的内心感受,这种抒情手法不仅较借代古人立言来抒情要自然亲切得多,而且开启了汉代抒情赋作的先河。这种情感的直接抒发,是对《诗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精神的继承,也是对屈骚“发愤以抒情”传统的弘扬。《李夫人赋》之后,虽代屈原立言的拟骚赋仍有继作,但抒情赋作至东汉已逐渐蔚为大观,特别是汉末魏晋的伤悼赋,基本上都是直抒胸臆的赋作,这是《李夫人赋》导夫先路的结果。 其四,《李夫人赋》为魏晋时代人生命意识的普遍觉醒开了先河。汉武帝《李夫人赋》在沉痛伤悼李夫人的同时,体现出对生命易逝的思考。这与汉武帝的世界观变化有关,据《史记·封禅书》和《汉书》之《武帝纪》《郊祀志》等记载,公元前118年(元狩五年)汉武帝得了一场大病之后,深感到生命的脆弱,从此逐渐沉迷于神仙。这种变化同样体现在他的《秋风辞》和《李夫人歌》中。在这里,对功业的孜孜以求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对生命的思索与追问、对生命存在的珍视与爱恋。汉武帝的这类作品,与同时代出现的《战城南》、乌孙公主的《悲愁歌》等作品一道,透露出汉代文学创作的嬗变:从一味地歌功颂德、润色鸿业的主题逐步转向抒写真情、思考生命的主题。这种看似转向颓唐的文学风尚变化,实际上体现了西汉人个体生命意识的逐渐觉醒,为魏晋时代人生命意识的普遍觉醒开了先河,其意义之重大,值得后人在研究西汉文学时给予充分重视。
戴叔伦
简介
简介暂无
戴叔伦
的其它诗歌
苏溪亭
兰溪棹歌
题稚川山水
三闾庙
除夜宿石头驿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转应曲·边草
小雪
句
张评事涉秦居士系见访郡斋,即同赋中字
少女生日感怀
下鼻亭泷行八十里聊状艰险,寄青苗郑副端朔阳
桂阳北岭偶过野人所居,聊书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
将巡郴永途中作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北回两馆至南昌县界查溪兰若别
将赴湖南留别东阳旧僚兼示吏人
永康孙明府颋秩满将归枉路访别
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
送东阳顾明府罢归
送汶水王明府
奉同汴州李相公勉送郭布殿中出巡
酬袁太祝长卿小湖村山居书怀见寄
同辛兖州巢父卢副端岳相思献酬…兼呈辛魏二院长杨长宁
同兖州张秀才过王侍御参谋宅赋十韵(柳字)
暮春游长沙东湖赠辛兖州巢父二首
赠康老人洽
寄中书李舍人纾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
酬赠张众甫
宿灌阳滩
精舍对雨
听韩使君美人歌
谷城逢杨评事
题武当逸禅师兰若
蕲州行营作
代书寄京洛旧游
湘南即事
和崔法曹建溪闻猿
妻亡后别妻弟
送人游岭南
送吕少府
送董颋
别张员外
送张评事
麓山寺会送尹秀才
送孙直游郴州
酬骆侍御答诗
听歌回马上赠崔法曹
送前上饶严明府摄玉山
对月答袁明府
对酒示申屠学士
赠殷亮
夜发袁江寄李颍川刘侍御
登高回乘月寻僧
族兄各年八十馀见招游洞
过珥渎单老(一作宅)
题招隐寺
与虞沔州谒藏真上人
将至道州寄李使君
送萧二
湘川野望
别崔法曹
再巡道永留别
送裴判官回湖南
送秦系
临流送顾东阳
行营送马侍御
送独孤cl还京
抚州被推昭雪答陆太祝三首
答崔法曹赋四雪
敬酬陆山人二首
闲思
忆原上人
过柳溪道院
荔枝
赠鹤林上人
别郑谷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题友人山居
春怨
闺怨
塞上曲二首
题净居寺
昭君词
织女词
夏日登鹤岩偶成
新别离(一作戎昱诗)
游道林寺
后宫曲
泊湘口
古意寄呈王侍郎
送李大夫渡口阻风
容州回逢陆三别
江馆会别
夏夜江楼会别
岁除日奉推事使牒追赴抚州辨…处士上人同赋人字口号
答崔载华
将赴行营劝客同醉
戏留顾十一明府
答孙常州见忆
送裴明州(一本有郎中徵三字)效南朝体
题秦隐君丽句亭
赠李唐山人(一作李山人唐)
草堂一上人
题黄司直园
题天柱山图
松鹤
画蝉
赠张挥使
偶成
遣兴
夜坐
堤上柳
口号
宿无可上人房
山居
送王司直
劝陆三饮酒
关山月二首
昭君词
同赋龙沙墅
又酬晓灯离暗室五首
赴抚州对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阶五首
新年第二夜答处上人宿玉芝观见寄
问严居士易
答崔法曹
将赴东阳留上包谏议
酬崔法曹遗剑
敬报孙常州二首
送少微上人入蜀
送道虔上人游方(一作方干诗)
赠韦评事儹
郊园即事寄萧侍郎(一作呈萧常州复)
长门怨
湘中怀古
京口怀古
逢友生言怀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酬别刘九郎评事传经同泉字
彭婆馆逢韦判官使还
和李相公勉晦日蓬池游宴(同字)
和尉迟侍郎夏杪闻蝉
长沙送梁副端归京
李大夫见赠因之有呈
独坐
寄禅师寺华上人次韵三首
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
赋得古井送王明府
与友人过山寺
过龙湾五王阁访友人不遇
寄赠翠岩奉上人
晚望
重游长真寺
赠行脚僧
赠月溪羽士
卧病
春日访山人
山行
客中言怀
赋得长亭柳
山居即事
春江独钓
送郎士元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过贾谊宅
雨
崇德道中
游少林寺
送崔融
晖上人独坐亭
宿城南盛本道怀皇甫冉
别友人(一作汝南逢董校书,又作别董校书)
广陵送赵主簿自蜀归绛州宁觐
江上别张欢(一作劝)
送友人东归(一作方干诗,题云送卢评事东归)
吴明府自远而来留宿(一作卢新吴航忽远至留宿弊居)
早行寄朱山人放
春日早朝应制
送张南史
送别钱起
相思曲
行路难
白苎词
早春曲
巫山高
屯田词
边城曲
柳花歌送客往桂阳
女耕田行
怀素上人草书歌
花
竹
孤石
梧桐
奉天酬别郑谏议云逵、卢拾遗景亮见别之作
九日与敬处士左学士同赋采菊上东山便为首句
从军行
叹葵花
喜雨
感怀二首
孤鸿篇
江行
曾游
南野
古意
去妇怨
独不见
送人游岭南诗句
纵有啼猿听却幽
红芳绿笋是行路
近南风景不曾秋
少别华阳万里游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楼寒院冷接平明是什么诗?
数急芙蓉带中的心境和寓意
专家评点“独下长亭念过秦”
李商隐《汉宫》中的名句赏析
李商隐《辛未七夕》中的名句赏析
时间的流转:诗句“柳绵相忆隔章台”在《临发崇让宅紫薇》中对岁月的诉说
蜀桐中上含非雾下含冰的赏析解读
十年长梦采华芝是谁写的
梦来何处更为云——李商隐
李商隐《西溪》中的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