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

烽火

烽火

烽火评点


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王城之中康乐繁华,曷不尽情事光辉之事。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稀。愿君思维虽熟谙,仍持烛于夜幕之际归。我歌之际,宁自含悲哀?乃独泪沾衣,心中之苦可谓几维?此篇《烽火》之诗,韩愈写于延和初年。其境况之背景,为其参加了将领的招募,在途中登临高山,眺望着黄河以北的烽火台。诗中赋予了塞上戈壁上飞扬的尘土以意义,并以此表现出战争的凶猛残酷。首句“登高望烽火,谁谓塞尘飞。”之中,诗人凭借登高之势,屏息凝视烽火迸发于远方,表示对边塞战事的关注之情。其次,诗人亦以疑问句表达出他对高山信者的怀疑,认为他们对边塞战火的轻慢是不应有的态度。接下来的句子“王城富且乐,曷不事光辉。”则表达出诗人对于王都繁华及康乐氛围的不解与疑惑。他认为,作为王朝首都,王城当更应该积极应对战事,在光辉面前尽情展示荣耀与辉煌。第三句“勿言日已暮,相见恐行稀。”诗人以此表述他对友人的期望。他希望友人能够珍惜时光,知晓相见之机会难得,而勉励友人积极前行,不再犹豫。第四句 “愿君熟念此,秉烛夜中归。”表明诗人真诚期望着友人在秋夜对他的诗文加以认真品味并理解。并以“秉烛夜中归”一句暗喻友人真心追求智慧与真理。接下来的两句“我歌宁自感,乃独泪沾衣。”更是让人理解到诗人对边塞战事的伤感痛惜。他深知战事无情,而自己却无法为此而不感到悲伤,从而泪湿衣袂,表现出内心的苦痛。遗憾的是,此篇诗文描写了边塞战火烽烟中的虚无感与时光流转之急迫,却没有提到对内心的凄楚与对国家重要事务的期盼,亦未展现对人生价值观的回味与思考之情。综观全篇,其文风古拙且典雅,但写景之间缺少一些层次与细节,有些单薄。虽有其可取之处,但也可见其未能完全达到一个佳作之姿,仍待改良之余地也。之乎者也兮,读者于本文可得一些对于古代文学赏析能力的提升。当阅读文言文之时,留意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品味其中蕴藏的意境与情感,增进对古代文人情怀的领悟,方能更好享受文化的魅力之所在。

韩愈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