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感遇
上一卷
下一卷
何
草
闻
谁
自
欣
桂
兰
张
感
求
木
风
知
尔
欣
花
叶
九
遇
美
有
坐
林
为
此
秋
春
龄
人
本
相
栖
佳
生
皎
葳
折
心
悦
者
节
意
洁
蕤
张九龄
感遇
感遇原文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注释
①葳蕤(wēi ruí):草木枝叶茂盛的样子。皎洁:这里是形容桂花蕊晶莹、明亮。 ②欣欣:草木繁茂而有生机的样子。生意:生气勃勃。自:各自。尔:如此。 ③林栖者:栖身于山林间的人,指隐士。闻风:指仰慕兰桂芳洁的风尚。坐:因而。 ④本心:草木的根与心(茎干),指天性。
感遇译文
兰花到了春天枝叶茂盛,桂花遇秋天则皎洁清新。兰桂欣欣向荣生机勃发,所以春秋也成了佳节良辰。可是谁能领悟山中隐士,见到此情此景而产生的仰慕之情?花木流香原为天性,它们并不求美人采撷扬名。 && 泽兰逢春茂盛芳馨,桂花遇秋皎洁清新。 兰桂欣欣生机勃发,春秋自成佳节良辰。 谁能领悟山中隐士,闻香深生仰慕之情? 花卉流香原为天性,何求美人采撷扬名。
感遇赏析
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的《感遇》诗十二首,朴素遒劲,寄慨遥深。此为第一首,诗以比兴手法,抒发了诗人孤芳自赏,不求人知的情感。 诗一开始,用整齐的偶句,突出了两种高雅的植物──春兰与秋桂。屈原《九歌礼魂》中,有“春兰与秋菊,长无绝兮终古”句。张九龄是广东曲江人,其地多桂,即景生情,就地取材,把秋菊换成了秋桂,师古而不泥古。兰桂对举,兰举其叶,桂举其花,这是由于对偶句的关系,互文以见义,其实是各各兼包花叶,概指全株。兰用葳蕤来形容,具有茂盛而兼纷披的意思,“葳蕤”两字点出兰草迎春勃发,具有无限的生机。桂用皎洁来形容,桂叶深绿,桂花嫩黄,相映之下,自然有皎明洁净的感觉。“皎洁”两字,精炼简要地点出了秋桂清雅的特征。 兰桂两句分写之后,用“欣欣此生意”一句一统,不论葳蕤也好,皎洁也好,都表现出欣欣向荣的生命活力。第四句“自尔为佳节”又由统而分。“佳节”回应起笔两句中的春、秋,说明兰桂都各自在适当的季节而显示它们或葳蕤或皎洁的生命特点。(“自”当“各自”解,“尔”当“如此”解,即代表“葳蕤”和“皎洁”。)这里一个“自”字,不但指兰桂各自适应佳节的特性,而且还表明了兰桂各自荣而不媚,不求人知的品质,替下文的“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作了伏笔。 起首四句,单写兰桂而不写人,但第五句却用“谁知”突然一转,引出了居住于山林之中的美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谁知”两字对兰桂来说,大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感觉。美人由于闻到了兰桂的芬香,因而发生了爱慕之情。“坐”,犹深也,殊也。表示爱慕之深。诗从无人到有人,是一个突转,诗情也因之而起波澜。“闻风”二字本于《孟子尽心篇》,其中说:“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张九龄就把这章中的“闻风”毫不费力地拉来用了,用得这样恰如其分,用得这样自然,用得这样使读者毫不觉得他在用典故,这也是值得一提的。 最后二句:“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何求”又作一转折。林栖者既然闻风相悦,那末,兰桂若有知觉,应该很乐意接受美人折花欣赏了。然而诗却不顺此理而下,忽开新意。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很清楚,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全诗的主旨,到此方才点明;而文章脉络也一贯到底。上文的“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与这里的“草木有本心”互为照应;上文的“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又与“美人折”同意相见。这最后十个字,总结上文,滴水不漏。 古体诗而只写八句,算是短小的了,而张九龄在寥寥短章中,狮子搏兔,也用全力。诗前二句是起,三四句是承,五六句是转,七八句是合,结构严谨。而且做到了意尽词尽,无一字落空。表现形式上,运用了比兴手法,词意和平温雅,不激不昂,使读者毫不觉得在咏物的背后,讲着高雅的生活哲理。 (沈熙乾)
张九龄
简介
简介暂无
张九龄
的其它诗歌
望月怀远
感遇
感遇
赋得自君之出矣
归燕诗
湖口望庐山瀑布水
感遇十二首 其四
感遇四首之三
感遇十二首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春江晚景
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
登南岳事毕谒司马道士
入庐山仰望瀑布水
耒阳溪夜行
同綦毋学士月夜闻雁
南还以诗代书赠京师旧僚
自始兴溪夜上赴岭
当涂界寄裴宣州
郡中每晨兴辄见群鹤东飞至暮又行列而返…所羡遂赋以诗
和姚令公哭李尚书乂
奉和圣制经函谷关作
奉和圣制度潼关口号
答太常靳博士见赠一绝
登荆州城望江二首
与弟游家园
郡内闲斋
城南隅山池春中田袁二公盛称其美夏首获赏果…故有此咏
西江夜行
南还湘水言怀
商洛山行怀古
尝与大理丞袁公太府丞田公偶诣一所林沼尤胜…以咏其事
候使登石头驿楼作
登临沮楼
陪王司马登薛公逍遥台
登襄阳岘山
登荆州城楼
登乐游原春望书怀
洪州西山祈雨,是日辄应,因赋诗言事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南山下旧居闲放
高斋闲望言怀
别乡人南还
初发江陵有怀
登总持寺阁
晚憩王少府东阁
登城楼望西山作
祠紫盖山经玉泉山寺
送赵都护赴安西
奉使自蓝田玉山南行
酬宋使君见赠之作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
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以此篇答焉
酬赵二侍御使西军赠两省旧僚之作
武司功初有幽庭春暄见贻夏首获见以诗报焉
酬王履震游园林见贻
饯王尚书出边
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
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
送宛句赵少府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奉和圣制早登太行山率尔言志
奉和圣制登封礼毕洛城酺宴
恩赐乐游园宴应制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奉和吏部崔尚书雨后大明朝堂望南山
和崔尚书喜雨
送杨府李功曹
林亭寓言
送使广州
送姚评事入蜀各赋一物得卜肆
送窦校书见饯得云中辨江树
饯王司马入计同用洲字
东湖临泛饯王司马
饯济阴梁明府各探一物得荷叶
饯陈学士还江南同用征字
通化门外送别
送杨道士往天台
晨出郡舍林下
园中时蔬尽皆锄理唯秋兰数本委而不顾彼虽…遂赋二章
林亭咏
酬王六寒朝见诒
在洪州答綦毋学士
酬王六霁后书怀见示
答陈拾遗赠竹簪
赠澧阳韦明府
和韦尚书答梓州兄南亭宴集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
苏侍郎紫薇庭各赋一物得芍药
三月三日登龙山
立春日晨起对积雪
三月三日申王园亭宴集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和姚令公从幸温汤喜雪
上阳水窗旬宴得移字韵
剪彩
天津桥东旬宴得歌字韵
奉和圣制途次陕州作
敕赐宁王池宴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奉和圣制次琼岳韵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郢城西北有大古冢数十观其封域多是楚时诸王…尽知之
荆州作二首
在郡秋怀二首
忝官二十年尽在内职,及为郡尝积恋,因赋诗焉
将发还乡示诸弟
题画山水障
奉和圣制瑞雪篇
奉和圣制温泉歌
南郊太尉酌献武舞作凯安之乐
冬中至玉泉山寺属穷阴冰闭崖谷无色及仲春行县…有此作
使还都湘东作
巡按自漓水南行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
巡属县道中作
出为豫章郡途次庐山东岩下
彭蠡湖上
湘中作
南阳道中作
江上遇疾风
杂诗五首
咏史
龙门旬宴得月字韵
骊山下逍遥公旧居游集
始兴南山下有林泉,尝卜居焉,荆州卧病有怀此地
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
与生公寻幽居处
与生公游石窟山
登古阳云台
岁初巡属县,登高安南楼言怀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巫山高
和吏部李侍郎见示秋夜望月忆诸侍郎之什…因命仆继作
九月九日登龙山
登郡城南楼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奉和圣制喜雨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横吹曲辞。折杨柳
感遇诗句
欣欣此生意
自尔为佳节
闻风坐相悦
何求美人折
草木有本心
兰叶春葳蕤
桂花秋皎洁
谁知林栖者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楼寒院冷接平明是什么诗?
数急芙蓉带中的心境和寓意
专家评点“独下长亭念过秦”
李商隐《汉宫》中的名句赏析
李商隐《辛未七夕》中的名句赏析
时间的流转:诗句“柳绵相忆隔章台”在《临发崇让宅紫薇》中对岁月的诉说
蜀桐中上含非雾下含冰的赏析解读
十年长梦采华芝是谁写的
梦来何处更为云——李商隐
李商隐《西溪》中的名句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