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唐诗
> 设酒寄独孤少府
上一卷
下一卷
好
不
缘
自
王
设
诗
分
看
看
建
酒
收
君
松
和
寄
得
家
花
酿
独
被
新
色
一
孤
回
酒
较
依
少
将
熟
黄
方
府
王建
设酒寄独孤少府
设酒寄独孤少府原文
自看和酿一依方,缘看松花色较黄。不分君家新酒熟,好诗收得被回将。
设酒寄独孤少府注释
⑴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⑵达旦:至早晨;到清晨。⑶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⑷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⑸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⑹归去:回到天上去。⑺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⑻不胜(shèng):经受不住。胜(旧读shēng ):承担、承受。⑼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⑽何似:哪里比得上。⑾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人自己)。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绮户:彩绘雕花的门户。⑿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⒀此事:指人的“欢”“合” 和月的“晴”“圆”。⒁但:只。⒂千里共婵(chán )娟(juān):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
设酒寄独孤少府译文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问一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哪一年。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设酒寄独孤少府赏析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丙辰,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首《水调歌头》。苏轼一生,以崇高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又曾表示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老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自己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自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面貌加丰”,颇有一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心的郁愤。这首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大醉”遣怀是主,“兼怀子由”是辅。对于一贯秉持“尊主泽民”节操的作者来说,手足分离和私情,比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伦理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示。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无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文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了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片望月,既怀逸兴壮思,高接混茫,而又脚踏实地,自具雅量高致。一开始就提出一个问题:明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一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白的《把酒问月》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一种类似的精、气、神贯注在里面。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山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后“呵而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自注是:“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小序中所言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从创作心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是“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那种因失意怅惘的郁勃意绪,也是鼻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辰年,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又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心情,故时逢中秋,一饮而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人的创作心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自己的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李白的《把酒问月》诗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不过李白这里的语气比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月宫,所以语气更关注、更迫切。“明月几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又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人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把对于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一层。从明月诞生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一个什么日子。诗人想象那一定是一个好日子,所以月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一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唐人称李白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白为“两谪仙”,苏轼自己也设想前生是月中人,因而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月宫,又怕那里的琼楼玉宇太高了,受不住那儿的寒冷。“琼楼玉宇”,语出《大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月,或谓此中何有?瞿笑曰:‘可随我观之。’俄见月规半天,琼楼玉宇烂然。”“不胜寒”,暗用《明皇杂录》中的典故:八月十五日夜,叶静能邀明皇游月宫。临行,叶叫他穿皮衣。到月宫,果然冷得难以支持。这几句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里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入月,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月十分向往,早已把那里当成自己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又喜欢道教的养生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赤壁赋》描写月下泛舟时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也是由望月而想到登仙,可以和这首词互相印证。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人间的生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呢!“清影”,是指月光之下自己清朗的身影。“起舞弄清影”,是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这首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里又回到热爱人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是指月亮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沉。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无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人团圆而感到忧伤,以致不能入睡的人。月圆而人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人便无理地埋怨明月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月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老是在人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于不幸的离人们的同情。 接着,诗人把笔锋一转,说出了一番宽慰的话来为明月开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固然有悲欢离合,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有她的遗憾,自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感到忧伤呢?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词的最后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里共婵娟”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一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小序所说,这首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一。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色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方面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片高屋建瓴,下片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用白描,人月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人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方面来说,上片凌空而起,入处似虚;下片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月为中心表达了游仙“归去”与直舞“人间”、离欲与入世的 盾和困惑,以及旷达自适,人生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人情。立意高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又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面前的错愕”情态(闻一多评《春江花月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自然界的变化发展,而是努力从自然规律中寻求“随缘自娱”的生活意义。所以,尽管这首词基本上是一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生春”、引人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至。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里最好的一首。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角》:“且唱东坡《水调》,清露下,满襟雪。”《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王建
简介
简介暂无
王建
的其它诗歌
精卫词
新嫁娘词三首
调笑令
江馆
望夫石
水夫谣
赠李愬仆射二首 其一
十五夜望月
宫词一百首 选一
雨过山村
羽林行
江陵使至汝州
调笑令(即宫中调笑)
三台(宫中二首,江南四首)
短歌行
句
宫词一百首
外按
寄同州田长史
题酸枣县蔡中郎碑
眼病寄同官
九日登丛台
早春书情
唐昌观玉蕊花
寄广文张博士
田侍郎归镇(一作上魏博田侍中八首)
和门下武相公春晓闻莺
别杨校书
华清宫前柳
秋夜对雨寄石瓮寺二秀才
赠李愬仆射二首
晓望华清宫
对酒
和元郎中从八月十二至十五夜玩月五首
老人歌
观蛮妓
送顾非熊秀才归丹阳
路中上田尚书
于主簿厅看花
江楼对雨寄杜书记
寄蜀中薛涛校书(一作胡曾诗)
秋日后(一作新晴后)
哭孟东野二首
楼前
寄刘蕡问疾
新晴
送郑山人归山
伤堕水乌
看棋
设酒寄独孤少府
赠人二首(一作赠工部郎中)
留别张广文
归山庄
人家看花
未央风
乞竹
山店(一作卢纶诗)
雨中寄东溪韦处士
江馆对雨
寻补阙旧宅
初冬旅游
寄韦谏议
夜看扬州市
宿长安县后斋
扬州寻张籍不见
送山人二首
镊白
酬赵侍御
长安县后亭看画
华岳庙二首
看石楠花
题禅师房
废寺
过喜祥山馆
送迁客
题渭亭
长门
别药栏
题崔秀才里居
酬柏侍御答酒
春词
野池
宫人斜
长安别
别曲
冬至后招于秀才
上田仆射
江陵道中
夜看美人宫棋
寄画松僧
花褐裘
听琴
赠陈评事
道中寄杜书记
望定州寺
元太守同游七泉寺
太和公主和蕃
旧宫人
新授戒尼师
奉同曾郎中题石瓮寺得嵌韵
宫前早春(一作华清宫)
霓裳词十首
长门烛
过绮岫宫(东都永宁县西五里)
朝天词十首寄上魏博田侍中
御猎
别自栽小树
早发汾南
宫中三台词二首
酬从侄再看诗本(一作酬从侄借诗本)
新嫁娘词三首
田家
晚蝶
荒园
南涧
野菊
落叶
园果
小松
秋夜
水精
香印
秋灯
戏酬卢秘书
题江台驿(一作江台驿有题)
四望驿松
夜闻子规
题柏岩禅师影堂
送人
送裴相公上太原
寄贺田侍中东平功成
赠华州郑大夫
寄上韩愈侍郎
寄杜侍御
村居即事
寄贾岛(一作张籍赠项斯诗)
李处士故居
上阳宫
早春病中
春日五门西望
长安早春
和胡将军寓直
和少府崔卿微雪早朝
寒食日看花
田侍中宴席
自伤
闲说
昭应李郎中见贻佳作次韵奉酬
昭应官舍书事
题柱国寺
故梁国公主池亭
薛二十池亭
晚秋病中
谢田赞善见寄
寄杨十二秘书
上崔相公
书赠旧浑二曹长
赠李愬仆射
初授太府丞言怀
题元郎中新宅
送宫人入道
上李吉甫相公
上李益庶子
赠太清卢道士
送阿史那将军安西迎旧使灵榇(一作送史将军)
赠崔礼驸马
题裴处士碧虚溪居
洛中张籍新居
赠王处士
赠王屋道士赴诏
赠索暹将军
送魏州李相公
赠阎少保
送吴谏议上饶州
送振武张尚书
送司空神童
送唐大夫罢节归山
留别田尚书
赠胡泟将军
赠田将军
赠郭将军
贺杨巨源博士拜虞部员外
赠卢汀谏议
上杜元颖相公
上裴度舍人
上张弘靖相公
上武元衡相公
寄分司张郎中
武陵春日
寄旧山僧
昭应官舍
岁晚自感
寄汴州令狐相公
别李赞侍御
和蒋学士新授章服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
酬于汝锡晓雪见寄
题诜法师院
题江寺兼求药子
早登西禅寺阁
题石瓮寺
逍遥翁溪亭
寻李山人不遇
同于汝锡游降圣观
题应圣观(观即李林甫旧宅)
题金家竹溪
郭家溪亭
九仙公主旧庄
华清宫感旧
送从侄拟赴江陵少尹
题花子赠渭州陈判官
江陵即事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赠王枢密
赏牡丹
题别遗爱草堂兼呈李十使君(李十亦尝隐庐山白鹿洞)
送郑权尚书南海
秋日送杜虔州
送吴郎中赴忠州
照镜
同于汝锡赏白牡丹
杜中丞书院新移小竹
塞上
望行人
送严大夫赴桂州
昭应官舍
隐者居
题所赁宅牡丹花
山中惜花
和武门下伤韦令孔雀
惜欢
贻小尼师
寒食(一作张籍诗)
题法云禅院僧
赠溪翁
谢李续主簿
新修道居
赠洪誓师
送李评事使蜀
原上新居十三首
林居
闲居即事
县丞厅即事
初到昭应呈同僚
冬夜感怀
长安春游
答寄芙蓉冠子
归昭应留别城中
照镜
饭僧
醉后忆山中故人(一作故人山中)
送流人
贫居
过赵居士拟置草堂处所
新开望山处
题东华观
汴路即事
山居
汴路水驿
淮南使回留别窦侍御
南中
塞上逢故人
题台州隐静寺
秋夜曲二首
捣衣曲(一作送衣曲)
织锦曲
斜路行
送衣曲
鸡鸣曲
铜雀台
寻橦歌
远将归
射虎行
行宫词
荆门行
镜听词
东征行
春去曲
春来曲
伤邻家鹦鹉词
伤韦令孔雀词
寄远曲
独漉歌
两头纤纤
七夕曲
行见月
海人谣
公无渡河
古谣
祝鹊
神树词
去妇
田家行
宛转词
赠离曲
关山月
古宫怨
主人故池
春燕词
饮马长城窟
乌夜啼
簇蚕辞
渡辽水
空城雀
水运行
当窗织
失钗怨
白纻歌二首
乌栖曲
雉将雏
别鹤曲
老妇叹镜
田家留客
秋千词
开池得古钗
赛神曲
温泉宫行
春词
辽东行
塞上梅
戴胜词
北邙行(一作北邙山)
促刺词(一作促促行)
垄头水
寒食行
凉州行
酬张十八病中寄诗
早起
代故人新姬侍疾
采桑
晓思
温门山
幽州送申稷评事归平卢
送同学故人
将归故山留别杜侍御
送韦处士老舅
坏屋
送薛蔓应举
留别舍弟
送于丹移家洺州
宋氏五女(若芬五女:若华、若昭、若伦、若宪、若茵)
赠王侍御
喻时
寄崔列中丞
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
求友
山中寄及第故人
励学
题寿安南馆
送张籍归江东
和钱舍人水植诗
和裴相公道中赠别张相公
荆南赠别李肇著作转韵诗
酬柏侍御闻与韦处士同游灵台寺见寄
从元太守夏宴西楼
七泉寺上方
闻故人自征戍回
元日早朝
邯郸主人
泛水曲
江南杂体二首
远征归
思远人
伤近者不见
古从军
主人故亭
送人
设酒寄独孤少府诗句
好诗收得被回将
不分君家新酒熟
缘看松花色较黄
自看和酿一依方
可能你会感兴趣
行宫
菊花
遣悲怀其三
遣悲怀其二
遣悲怀其一
赋得暮雨送李曹
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
寒食寄京师诸弟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最近文章
景云《谿叟》中的名句赏析
万里身同不系舟中的心境和寓意
绿水青山时一过——鱼玄机
艺术的语言之美:剖析诗句“红英只称生宫里”在《卖残牡丹》中的意义
钩饵难尝是谁写的
含情咫尺千里是谁写的
“月杖争敲未拟休”到底说了什么?
愁随芳草新经典翻译和点评
时间的流转:诗句“莫听凡歌春病酒”在《春情寄子安》中对岁月的诉说
山水屏风永不看经典翻译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