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遼海叢書-(近人)金毓黻 主編
遼海叢書目录:
遼小史序
遼小史
金小史卷一
金小史卷二
金小史卷三
金小史卷四
金小史卷五
金小史卷六
金小史卷七
金小史卷八
遼方鎮年表序
上京
東京
南京
中京
西京
彰武
黃龍
遼興
武定
金方鎮年表卷上
金方鎮年表卷下
渤海國記自敘
渤海國記上篇
渤海國記中篇
渤海國記下篇
渤海國記跋
渤海國記校錄
松漠記聞卷上
松漠記聞卷下
松漠補遺
敘
自序
扈從東巡日錄卷上
扈從東巡日錄卷下
扈從東巡附錄
柳邊紀略自序
柳邊紀略卷一
柳邊紀略卷之二
柳邊紀略卷三
柳邊紀略卷四
柳邊紀略卷五
鳳城瑣錄
附朝鮮軼事
附朝鮮世系考
瀋故序
瀋故卷一
瀋故卷二
瀋故卷三
瀋故卷四
序
灤陽錄卷之一
灤陽錄卷之二
燕臺再游錄(朝鮮)柳得恭 撰
序
凡例
遼東河東地方總圖
遼東河西地方總圖
遼東都司治衞山川地理圖
廣寜山川地理圖
廣寜右屯衛山川地理圖
義州山川地理圖
廣寜左中屯衛山川地理圖
寜遠衛山川地理圖
廣寜前屯衛山川地理圖
開原山川地理圖
開原控帶外夷山川圖
鐵嶺衞山川地理圖
瀋陽中衞山川地理圖
海州衞山川地理圖
盖州衞山川地理圖
復州衞山川地理圖
金州衞山川地理圖
遼東志卷一
遼東志卷二
遼東志卷三
遼東志卷四
遼東志卷五
遼東志卷六
遼東志卷七
遼東志卷八
遼東志卷九
後序
遼東志解題
遼東志校勘記
敘
全遼志凡例
全遼志卷一
全遼志卷二
全遼志卷三
全遼志卷四
全遼志卷五
全遼志卷之六
全遼志後序
全遼志校勘記
敘
纂修姓氏
遼陽州志凡例
東京城圖
遼陽州城圖
遼陽州圖
遼陽州志卷一
遼陽州志卷二
遼陽州志卷三
遼陽州志卷四
遼陽州志卷五
遼陽州志卷六
遼陽州志卷七
遼陽州志卷八
遼陽州志卷九
遼陽州志卷
遼陽州志卷十一
遼陽州志卷十二
遼陽州志卷十三
遼陽州志卷十四
遼陽州志卷十五
遼陽州志卷十六
遼陽州志卷十七
遼陽州志卷十八
遼陽州志卷十九
遼陽州志卷二十
遼陽州志卷二十一
遼陽州志卷二十二
遼陽州志卷二十三
遼陽州志卷二十四
遼陽州志卷二十五
遼陽州志卷二十六
遼陽州志卷二十七
遼陽州志卷二十八
志後跋
鐵嶺縣志敘
同修縣志姓氏
鐵嶺縣志卷上
鐵嶺縣志卷下
鐵嶺縣志序
凡例
編纂姓氏
縣治疆域圖
縣治城池圖
鐵嶺縣志卷上
鐵嶺縣志卷下
序
修志姓氏
錦州府志圖
輿地圖
醫巫閭山圖
府城圖
府署圖
廳署圖
府學圖
圖記
錦州府志卷一
錦州府志卷二
錦州府志卷三
錦州府志卷四
錦州府志卷五
錦州府志卷六
錦州府志卷七
錦州府志卷八
錦州府志卷九
錦州府志卷十
跋一
跋
塔子溝紀略序
凡例
塔子溝輿圖
塔子溝紀略卷一
塔子溝紀略卷二
塔子溝紀略卷三
塔子溝紀略卷四
塔子溝紀略卷五
塔子溝紀略卷六
塔子溝紀略卷七
塔子溝紀略卷八
塔子溝紀略卷九
塔子溝紀略卷十
塔子溝紀略卷十一
塔子溝紀略卷十二
序
岫巖志略
岫巖志略
岫巖志略卷一
岫巖志略卷二
岫巖志略卷三
岫巖志略卷四
岫巖志略卷五
岫巖志略卷六
岫巖志略卷七
岫巖志略卷八
岫巖志略卷九
岫巖志略卷十
敘
瀋陽紀程 【 道光己丑年】 江寧何汝霖撰
瀋陽紀程 吳縣潘祖蔭撰
瀋陽紀程附錄
東北輿地釋略卷一
東北輿地釋略卷二
東北輿地釋略卷三
東北輿地釋略卷四
黑龍江圖凡例
黑龍江總圖說
齊齊哈爾城圖說
黑龍江城圖說
墨爾根城圖說
布特哈圖說
呼倫貝爾圖說
呼蘭城圖說
呼蘭廳
綏化廳
入發庫門道
入喜峯口道
醫閭先生集序
卷首
醫閭先生集卷一
醫閭先生集卷三
醫閭先生集卷四
醫閭先生集卷五
醫閭先生集卷六
醫閭先生集卷之 【 之:衍文】 七
醫閭先生集卷八
醫閭先生集卷九
書醫閭先生集後
耕煙草堂詩鈔卷一
古意五首
隨家嚴赴詩社與錢牧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諸前輩賦淮陰釣臺得寒字 【 時年十二歲】
耕煙草堂詩鈔卷二
耕煙草堂詩鈔卷三
耕煙草堂詩鈔卷四
跋
附錄
序
慶芝堂詩集卷一
慶芝堂詩集卷二
慶芝堂詩集卷三
慶芝堂詩集卷四
慶芝堂詩集卷五
慶芝堂詩集卷六
慶芝堂詩集卷七
慶芝堂詩集卷八
慶芝堂詩集卷九
慶芝堂詩集卷十
慶芝堂詩集卷十一
慶芝堂詩集卷十二
慶芝堂詩集卷十三
慶芝堂詩集卷十四
慶芝堂詩集卷十五
慶芝堂詩集卷十六
慶芝堂詩集卷十七
慶芝堂詩集卷十八
跋一
記
跋二
序一
序二
在園雜志卷一
在園雜志卷二
在園雜志卷三
在園雜志卷四
跋
校刻常理齋愛吟草序
愛吟草
愛吟草附錄一
愛吟前草
愛吟草附錄二
題跋
敘
解脫紀行錄
附錄(行吟雜錄)
序一
序二
三槐書屋詩鈔卷一
三槐書屋詩鈔卷二
三槐書屋詩鈔卷三
三槐書屋詩鈔卷四
三槐書屋詩鈔跋
皇清書史敘例
皇清書史卷首
皇清書史卷一
皇清書史卷二
皇清書史卷三
皇清書史卷四
皇清書史卷五
皇清書史卷六
皇清書史卷七
皇清書史卷八
皇清書史卷九
皇清書史卷十
皇清書史卷十一
皇清書史卷十二
皇清書史卷十三
皇清書史卷十四
皇清書史卷十五
皇清書史卷十六
皇清書史卷十七
皇清書史卷十八
皇清書史卷十九
皇清書史卷二十
皇清書史卷二十一
皇清書史卷二十二
皇清書史卷二十三
皇清書史卷二十四
皇清書史卷二十五
皇清書史卷二十六
皇清書史卷二十七
皇清書史卷二十八
皇清書史卷二十九
皇清書史卷三十
皇清書史卷三十一
皇清書史卷三十二
皇清書史卷末
皇清書史附錄
皇清書人別號錄
畫家知希錄自序
畫家知希錄卷一
畫家知希錄卷二
畫家知希錄卷三
畫家知希錄卷四
畫家知希錄卷五
畫家知希錄卷六
畫家知希錄卷七
畫家知希錄卷八
畫家知希錄卷九
自序
述例
遼文萃卷一
遼文萃卷二
遼文萃卷三
遼文萃卷四
遼文萃卷五
遼文萃卷六
遼文萃卷七
遼史藝文志補證一卷
黃華集敘目
黃華集卷第一
黃華集卷第二
黃華集卷第三
黃華集卷第四
黃華集卷第五
黃華集卷第六
黃華集卷第七
黃華集卷第八
附錄
原序
欽定四庫全書提要
雙溪醉隱集卷一
雙溪醉隱集卷二
雙溪醉隱集卷三
雙溪醉隱集卷四
雙溪醉隱集卷五
雙溪醉隱集卷六
原跋
李鐵君先生文鈔敘
李鐵君先生文鈔卷上
李鐵君先生文鈔卷下
叙
含中集卷一
含中集卷二
含中集卷三
含中集卷四
含中集卷五
含中睫巢兩集校錄
瑤峰集敘
瑤峰集卷上
瑤峰集卷下
瑤峰集附錄
兩漢紀字句異同考 (清)蔣國祚 撰
指頭畫說 (清)高秉 撰
序
白石道人傳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
白石道人歌曲卷六
白石道人歌曲別集
白石道人歌曲跋
白石道人年譜 (近人)陳思 撰
清真居士年譜 (近人)陳思 撰
稼軒先生年譜 (近人)陳思 撰
全遼備考 (清)林佶 撰
東三省輿地圖說 (清)曹廷杰 撰
東北邊防輯要 (清)曹廷杰 撰
西伯利東偏紀要 (清)曹廷杰 撰
序
凡例
盛京疆域考卷一
盛京疆域考卷二
盛京疆域考卷三
盛京疆域考卷四
盛京疆域考卷五
盛京疆域考卷六
圖
錦縣志卷一
錦縣志卷二
錦縣志卷三
錦縣志卷四
錦縣志卷五
錦縣志卷六
錦縣志卷七
錦縣志卷八
圖
廣寧縣志卷一
廣寧縣志卷二
廣寧縣志卷三
廣寧縣志卷四
廣寧縣志卷五
廣寧縣志卷六
圖
寧遠州志卷一
寧遠州志卷二
寧遠州志卷三
寧遠州志卷四
寧遠州志卷五
寧遠州志卷六
寧遠州志卷七
寧遠州志卷八
蓋平縣志 (清)駱雲 纂輯
開原縣志 (清)劉起凡 考定 周志煥 校輯
布特哈志略敘
布特哈志略自敘
歷代沿革
村落姓氏
人物
古蹟
謌謠
經政
東布特哈地方所設之縣鎮
西布特哈地方所設縣鎮 【 附礦場】
翰苑 (唐)張楚金 撰 (唐)雍公叡 注
使遼語錄 (宋)陳襄 撰
遼東行部志 (金)王寂 撰
鴨江行部志 (金)王寂 撰
遼紀 (明)田汝成 撰
遼陽聞見錄 (清)顧雲 撰
耳書 (清)佟世思 撰
鮓話 (清)佟世思 撰
旗軍志 (清)金德純 撰
嘉慶東巡紀事 (清)撰人不詳
蜀軺紀程 (清)文祥 撰
巴林紀程 (清)文祥 撰
四庫全書輯永樂大典本書目 (清)孫馮翼 編
永樂大典書目考敘
凡例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一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二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三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四
楝亭書目卷一
楝亭書目卷二
楝亭書目卷三
楝亭書目卷四
敘
瀋館錄卷一
瀋館錄卷二
瀋館錄卷三
瀋館錄卷四
瀋館錄卷五
瀋館錄卷六
瀋館錄卷七
瀋陽日記(附錄:水使公行狀) (朝鮮)宣若海 撰
雪屐尋碑錄敘
雪屐尋碑錄跋
卷首
凡例
雪屐尋碑錄卷一
雪屐尋碑錄卷二
雪屐尋碑錄卷三
雪屐尋碑錄卷四
雪屐尋碑錄卷五
雪屐尋碑錄卷六
雪屐尋碑錄卷七
雪屐尋碑錄卷八
雪屐尋碑錄卷九
雪屐尋碑錄卷十
雪屐尋碑錄卷十一
雪屐尋碑錄卷十二
雪屐尋碑錄卷十三
雪屐尋碑錄卷十四
雪屐尋碑錄卷十五
雪屐尋碑錄卷十六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
奏摺
職名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一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二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三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四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五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六
夢鶴軒楳澥詩鈔序
夢鶴軒楳澥詩鈔題詞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一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二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三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四
附洪北江贈楳澥先生詩 【 卷葹閣集】
跋(一)
跋(二)
跋(三)
自序
易原卷一
易原卷二
易原卷三
易原卷四
易原卷五
易原卷六
易原卷七
易原卷八
易原卷九
易原卷十
易原卷十一
易原卷十二
易原卷十三
易原卷十四
易原卷十五
易原卷十六
自序
劉序
毛詩多識卷一
毛詩多識卷二
毛詩多識卷三
毛詩多識卷四
毛詩多識卷五
毛詩多識卷六
毛詩多識卷七
毛詩多識卷八
毛詩多識卷九
毛詩多識卷十
毛詩多識卷十一
毛詩多識卷十二
跋
慧珠閣詩 (清)多隆阿 撰
毛詩古樂音序
義例
毛詩古樂音卷一
毛詩古樂音卷二
毛詩古樂音卷三 【 音韻正上】
毛詩古樂音卷四 【 音韻正下】
夢月軒詩鈔 (清)張玉綸 撰
零葉(一)
零葉(二)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五十
大一統志卷第六百三十四
大一統志第七百三十
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三十一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一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二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三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一 導言
二 編纂及刊行
三 名稱及體例
四 資料
五 殘本
六 佚文
七 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八 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九 餘論
元史
祕書監志 【 一作祕書志】
經世大典序錄 【 蘇天爵】
齊乘序 【 蘇天爵】
文淵閣書目 【 楊士奇】
菉竹堂書目 【 卷六 葉盛】
國史經籍志 【 焦竑】
續文獻通考 【 王圻】
四庫全書總目 【 卷六十八】
傳是樓書目 【 徐乾學】
千頃堂書目 【 卷八 黃虞稷】
居易錄 【 卷一 王士禎】
潛邱剳記 【 卷四補刻唐百家詩選 閻若璩】
補遼金元藝文志 【 倪燦 盧文弨】
元史藝文志 【 錢大昕】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 卷十 瞿鏞】
宋元本行格表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 卷五 莫友芝】
四庫簡明目標注 【 邵懿辰】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 錢大昕】
元大一統志殘本跋 【 吳騫】
元大一統志 【 吳壽暘】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 【 趙萬里】
大元大一統志
大元大一統志 【 日本青山定雄】
遼海叢書總目提要 (近人)金毓黻 撰
遼海叢書·附錄
序
《松漠紀聞》批注
《扈從東巡日錄》批注
《柳邊紀略》批注
《鳳城瑣錄》批注
《瀋故》批注
《全遼志》批注
《塔子溝紀略》批注
《岫岩志略》批注
《東北輿地釋略》批注
《黑龍江輿圖說》批注
《東三省輿地圖說》批注
《西伯利東偏紀要》批注
《東北邊防輯要》批注
《盛京疆域考》批注
《寧遠州志》批注
《翰苑》批注
《遼東行部志》批注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批注
遼陽州志卷
驛站志
○驛站 【 鋪遞附】
皇華稅止四牡星馳惟驛站是賴遼陽舊有驛館久巳湮廢我朝改設以來改立站鋪足通星軺行旅矣作驛站志
寧水寺站
浪子山站
甜水站
連山關站
通遠堡站
雪裡站
鳳凰城站
以上俱新設站道係旗下章京管理應差俱係壯丁
鋪遞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一
公署志
○公署
公署之設為臨民報政地也遼陽州新設以來雖僅構數椽亦足以蔽風雨聽公事矣況民居落落繩樞草舍幾免露處司牧者敢自逸乎召伯聽甘棠後人頌之正不在公署之崇高耳作公署志
察院行臺 【 城內西偏舊遼陽府治知州楊鑣增建考房六間今學政按臨即為文場】
知州公署 【 在城內西偏順治十八年知縣陳達德建大堂三間內宅五間書吏房東西六間儀門一座大門一間】
倉 【 未設】 庫 【 堂之正二間】 牢 【 在吏目公署之後三間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二
職官志
○職官
遼陽昔為邊鎮今則京兆之馮翊扶風也故設官止司牧印捕二員武職不與焉然官不論多寡以盡職為貴靖共無翼可不勗歟作職官志
知州一員 【 康熙三年四月設】
吏目一員 【 康熙三年四月設】
按遼陽於順治二年為府設知府一員領遼陽一縣設知縣一員府設教授一員訓導一員順治十三年府添設經歷一員縣添設典史一員順治十四年裁遼陽府設奉天府遼陽仍設知縣一員典史一員康熙三年改遼陽縣為遼陽州設知州一員吏目一員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三
學校志
○學校
民生不教則禮樂不興况稟氣之秀者非董率之可乎此學校之所由設也我國家重道崇儒文風甲於前代雖遼州創立甫集哀鴻士子不若關以內之盛使從茲而甄陶之安在人文不蔚起哉至於文廟僅建一殿而餘尚有待焉是在司牧師儒共留之意耳作學校志
文廟 【 在城東門內古儒學舊基也】
聖殿三間 【 康熙十二年知州吳承基建】
按遼陽自元有儒學舊基在舊都司後明洪武中改建城東門內都指揮潘敬葉旺建
文廟學舍永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四
選舉志
○選舉
取士之法古不一途自科目設而士之進取不雜矣但伊皐事業往往奮自山澤者得之至罝兔野人為干城腹心之寄選舉固可一轍論乎作選舉志
薦辟
進士
舉人
歲貢
武科
·薦辟
明
畢恭有文武才都御史王翺疏薦多宦蹟
·進士
遼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五
戶口志
○戶口 【 里社附】
民者國之本也古曰司徒獻民數於王拜而登之天府何其重歟孔子式負版亦重民數之義也遼陽蒙我國家招徠戶口撫循安集生齒漸繁若再加以生聚教訓何難躋總總皡皡之風哉作戶口志
州屬戶口俱係招徠三年起科其從前徙民於康熙七年歸併承德開原鐵嶺而所存招民人丁編審數目及丁銀開列於後
原額人丁叁千叁百叁十五丁
新增丁五拾八丁
實在人丁叁千叁百玖拾叁丁每丁徵銀一錢五分
<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六
田賦志
○田賦 【 稅課附】
古之制賦者各以其地之所出而供公上在壤之誌於禹貢詳矣遼陽土廣人稀賦稅無多雖招徠之檄日懸但以甫集之哀鴻非時勸農桑何以臻盈寧而奏上上乎作田賦志
州屬向無地畝原額俱係新墾荒地康熙十年以前係三年後起科十一年以來十年起科十五年以後仍舊三年起科十八年以後定為六年起科不分等則每畝徵銀三分不加閏今將地畝徵銀數目開列於後
原額地貳萬八千八百二十八畝九分八厘八毫三絲三忽
新增地一千一百零七畝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七
風俗志
○風俗
民風土俗關乎氣運雖風俗淳漓由乎人心為之然轉移化導尤有權也遼陽自設州以來民貧於舊而未必樸於前緣以招集窮民四方雜處實有賴於富而教之云作風俗志
舊志
其地沙磧肥磽不齊早寒七月隕霜清明前後種麥黍高粱風氣凜溧草木開發較遲而結實頗繁士習謹愿城市鄉曲子弟習於貿易衣食尚鮮美信鬼好師巫祈禱四時八節慶賀酒食之類與關西大畧相同人民勇悍喜騎射淳朴務農桑粗習禮文有內地之風
遼陽州志卷十七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八
祠祀志
○祠祀
祠典之設為神乎為民也先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取其能禦災捍患而崇德報功之意歟但祈穀報賽詩有成歌州內民事為重可無酧乎若言神道設教則梵宮碧觀亦未可泯沒不傳作祠祀志
社稷壇 【 舊在南關外後廢今春秋設臺望祭】
風雲雷雨山川壇 【 舊在南關外後廢今春秋設臺望祭】
八蜡廟 【 舊在南關外後廢今春秋設臺望祭】
厲壇 【 舊在北門外久廢今在西關外望祭】
...更多
遼陽州志卷十九
物產志
○物產
禹貢誌方物乃九州之大畧耳然地寶所產無處無之況遼陽又鍾靈之區乎穀以養民菜實佐之木作器用藥以療疾山珍水錯貨財所殖皆以資民用也至花草亦地氣之秀麗足供文人吟詠可或闕歟作物產志
穀之屬
黍 稷 稻 粱 糜 粟 稗 黃豆 菉豆 豌豆 黑 豆 豇豆 小豆 大麥 小麥 蕎麥 芝麻 蘇子 扁 豆 高粱
菜之屬
葱 韭 蒜 茄 莧 芹 蕨 白菜 芥 蔓青 萵苣 波稜 茼蒿 胡荽 莙
...更多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战国魏·李悝
刘宋·竺道生
(魏)杨衒之
(宋)欧阳修
朱长文
唐·刘知几
弥坚堂主人
清·冯舒
清·苏同
汉·张仲景
明·刘宗周
明·田艺蘅
韩玉
宋·法护
明·刘时俊
清·张廷玉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