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诗词年代
诗经
楚辞
乐府
古风
唐诗
宋词
宋诗
元曲
作者
古籍
百科
首页
>
古籍
> 遼海叢書-(近人)金毓黻 主編
遼海叢書目录:
遼小史序
遼小史
金小史卷一
金小史卷二
金小史卷三
金小史卷四
金小史卷五
金小史卷六
金小史卷七
金小史卷八
遼方鎮年表序
上京
東京
南京
中京
西京
彰武
黃龍
遼興
武定
金方鎮年表卷上
金方鎮年表卷下
渤海國記自敘
渤海國記上篇
渤海國記中篇
渤海國記下篇
渤海國記跋
渤海國記校錄
松漠記聞卷上
松漠記聞卷下
松漠補遺
敘
自序
扈從東巡日錄卷上
扈從東巡日錄卷下
扈從東巡附錄
柳邊紀略自序
柳邊紀略卷一
柳邊紀略卷之二
柳邊紀略卷三
柳邊紀略卷四
柳邊紀略卷五
鳳城瑣錄
附朝鮮軼事
附朝鮮世系考
瀋故序
瀋故卷一
瀋故卷二
瀋故卷三
瀋故卷四
序
灤陽錄卷之一
灤陽錄卷之二
燕臺再游錄(朝鮮)柳得恭 撰
序
凡例
遼東河東地方總圖
遼東河西地方總圖
遼東都司治衞山川地理圖
廣寜山川地理圖
廣寜右屯衛山川地理圖
義州山川地理圖
廣寜左中屯衛山川地理圖
寜遠衛山川地理圖
廣寜前屯衛山川地理圖
開原山川地理圖
開原控帶外夷山川圖
鐵嶺衞山川地理圖
瀋陽中衞山川地理圖
海州衞山川地理圖
盖州衞山川地理圖
復州衞山川地理圖
金州衞山川地理圖
遼東志卷一
遼東志卷二
遼東志卷三
遼東志卷四
遼東志卷五
遼東志卷六
遼東志卷七
遼東志卷八
遼東志卷九
後序
遼東志解題
遼東志校勘記
敘
全遼志凡例
全遼志卷一
全遼志卷二
全遼志卷三
全遼志卷四
全遼志卷五
全遼志卷之六
全遼志後序
全遼志校勘記
敘
纂修姓氏
遼陽州志凡例
東京城圖
遼陽州城圖
遼陽州圖
遼陽州志卷一
遼陽州志卷二
遼陽州志卷三
遼陽州志卷四
遼陽州志卷五
遼陽州志卷六
遼陽州志卷七
遼陽州志卷八
遼陽州志卷九
遼陽州志卷
遼陽州志卷十一
遼陽州志卷十二
遼陽州志卷十三
遼陽州志卷十四
遼陽州志卷十五
遼陽州志卷十六
遼陽州志卷十七
遼陽州志卷十八
遼陽州志卷十九
遼陽州志卷二十
遼陽州志卷二十一
遼陽州志卷二十二
遼陽州志卷二十三
遼陽州志卷二十四
遼陽州志卷二十五
遼陽州志卷二十六
遼陽州志卷二十七
遼陽州志卷二十八
志後跋
鐵嶺縣志敘
同修縣志姓氏
鐵嶺縣志卷上
鐵嶺縣志卷下
鐵嶺縣志序
凡例
編纂姓氏
縣治疆域圖
縣治城池圖
鐵嶺縣志卷上
鐵嶺縣志卷下
序
修志姓氏
錦州府志圖
輿地圖
醫巫閭山圖
府城圖
府署圖
廳署圖
府學圖
圖記
錦州府志卷一
錦州府志卷二
錦州府志卷三
錦州府志卷四
錦州府志卷五
錦州府志卷六
錦州府志卷七
錦州府志卷八
錦州府志卷九
錦州府志卷十
跋一
跋
塔子溝紀略序
凡例
塔子溝輿圖
塔子溝紀略卷一
塔子溝紀略卷二
塔子溝紀略卷三
塔子溝紀略卷四
塔子溝紀略卷五
塔子溝紀略卷六
塔子溝紀略卷七
塔子溝紀略卷八
塔子溝紀略卷九
塔子溝紀略卷十
塔子溝紀略卷十一
塔子溝紀略卷十二
序
岫巖志略
岫巖志略
岫巖志略卷一
岫巖志略卷二
岫巖志略卷三
岫巖志略卷四
岫巖志略卷五
岫巖志略卷六
岫巖志略卷七
岫巖志略卷八
岫巖志略卷九
岫巖志略卷十
敘
瀋陽紀程 【 道光己丑年】 江寧何汝霖撰
瀋陽紀程 吳縣潘祖蔭撰
瀋陽紀程附錄
東北輿地釋略卷一
東北輿地釋略卷二
東北輿地釋略卷三
東北輿地釋略卷四
黑龍江圖凡例
黑龍江總圖說
齊齊哈爾城圖說
黑龍江城圖說
墨爾根城圖說
布特哈圖說
呼倫貝爾圖說
呼蘭城圖說
呼蘭廳
綏化廳
入發庫門道
入喜峯口道
醫閭先生集序
卷首
醫閭先生集卷一
醫閭先生集卷三
醫閭先生集卷四
醫閭先生集卷五
醫閭先生集卷六
醫閭先生集卷之 【 之:衍文】 七
醫閭先生集卷八
醫閭先生集卷九
書醫閭先生集後
耕煙草堂詩鈔卷一
古意五首
隨家嚴赴詩社與錢牧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諸前輩賦淮陰釣臺得寒字 【 時年十二歲】
耕煙草堂詩鈔卷二
耕煙草堂詩鈔卷三
耕煙草堂詩鈔卷四
跋
附錄
序
慶芝堂詩集卷一
慶芝堂詩集卷二
慶芝堂詩集卷三
慶芝堂詩集卷四
慶芝堂詩集卷五
慶芝堂詩集卷六
慶芝堂詩集卷七
慶芝堂詩集卷八
慶芝堂詩集卷九
慶芝堂詩集卷十
慶芝堂詩集卷十一
慶芝堂詩集卷十二
慶芝堂詩集卷十三
慶芝堂詩集卷十四
慶芝堂詩集卷十五
慶芝堂詩集卷十六
慶芝堂詩集卷十七
慶芝堂詩集卷十八
跋一
記
跋二
序一
序二
在園雜志卷一
在園雜志卷二
在園雜志卷三
在園雜志卷四
跋
校刻常理齋愛吟草序
愛吟草
愛吟草附錄一
愛吟前草
愛吟草附錄二
題跋
敘
解脫紀行錄
附錄(行吟雜錄)
序一
序二
三槐書屋詩鈔卷一
三槐書屋詩鈔卷二
三槐書屋詩鈔卷三
三槐書屋詩鈔卷四
三槐書屋詩鈔跋
皇清書史敘例
皇清書史卷首
皇清書史卷一
皇清書史卷二
皇清書史卷三
皇清書史卷四
皇清書史卷五
皇清書史卷六
皇清書史卷七
皇清書史卷八
皇清書史卷九
皇清書史卷十
皇清書史卷十一
皇清書史卷十二
皇清書史卷十三
皇清書史卷十四
皇清書史卷十五
皇清書史卷十六
皇清書史卷十七
皇清書史卷十八
皇清書史卷十九
皇清書史卷二十
皇清書史卷二十一
皇清書史卷二十二
皇清書史卷二十三
皇清書史卷二十四
皇清書史卷二十五
皇清書史卷二十六
皇清書史卷二十七
皇清書史卷二十八
皇清書史卷二十九
皇清書史卷三十
皇清書史卷三十一
皇清書史卷三十二
皇清書史卷末
皇清書史附錄
皇清書人別號錄
畫家知希錄自序
畫家知希錄卷一
畫家知希錄卷二
畫家知希錄卷三
畫家知希錄卷四
畫家知希錄卷五
畫家知希錄卷六
畫家知希錄卷七
畫家知希錄卷八
畫家知希錄卷九
自序
述例
遼文萃卷一
遼文萃卷二
遼文萃卷三
遼文萃卷四
遼文萃卷五
遼文萃卷六
遼文萃卷七
遼史藝文志補證一卷
黃華集敘目
黃華集卷第一
黃華集卷第二
黃華集卷第三
黃華集卷第四
黃華集卷第五
黃華集卷第六
黃華集卷第七
黃華集卷第八
附錄
原序
欽定四庫全書提要
雙溪醉隱集卷一
雙溪醉隱集卷二
雙溪醉隱集卷三
雙溪醉隱集卷四
雙溪醉隱集卷五
雙溪醉隱集卷六
原跋
李鐵君先生文鈔敘
李鐵君先生文鈔卷上
李鐵君先生文鈔卷下
叙
含中集卷一
含中集卷二
含中集卷三
含中集卷四
含中集卷五
含中睫巢兩集校錄
瑤峰集敘
瑤峰集卷上
瑤峰集卷下
瑤峰集附錄
兩漢紀字句異同考 (清)蔣國祚 撰
指頭畫說 (清)高秉 撰
序
白石道人傳
白石道人歌曲卷一
白石道人歌曲卷二
白石道人歌曲卷三
白石道人歌曲卷四
白石道人歌曲卷五
白石道人歌曲卷六
白石道人歌曲別集
白石道人歌曲跋
白石道人年譜 (近人)陳思 撰
清真居士年譜 (近人)陳思 撰
稼軒先生年譜 (近人)陳思 撰
全遼備考 (清)林佶 撰
東三省輿地圖說 (清)曹廷杰 撰
東北邊防輯要 (清)曹廷杰 撰
西伯利東偏紀要 (清)曹廷杰 撰
序
凡例
盛京疆域考卷一
盛京疆域考卷二
盛京疆域考卷三
盛京疆域考卷四
盛京疆域考卷五
盛京疆域考卷六
圖
錦縣志卷一
錦縣志卷二
錦縣志卷三
錦縣志卷四
錦縣志卷五
錦縣志卷六
錦縣志卷七
錦縣志卷八
圖
廣寧縣志卷一
廣寧縣志卷二
廣寧縣志卷三
廣寧縣志卷四
廣寧縣志卷五
廣寧縣志卷六
圖
寧遠州志卷一
寧遠州志卷二
寧遠州志卷三
寧遠州志卷四
寧遠州志卷五
寧遠州志卷六
寧遠州志卷七
寧遠州志卷八
蓋平縣志 (清)駱雲 纂輯
開原縣志 (清)劉起凡 考定 周志煥 校輯
布特哈志略敘
布特哈志略自敘
歷代沿革
村落姓氏
人物
古蹟
謌謠
經政
東布特哈地方所設之縣鎮
西布特哈地方所設縣鎮 【 附礦場】
翰苑 (唐)張楚金 撰 (唐)雍公叡 注
使遼語錄 (宋)陳襄 撰
遼東行部志 (金)王寂 撰
鴨江行部志 (金)王寂 撰
遼紀 (明)田汝成 撰
遼陽聞見錄 (清)顧雲 撰
耳書 (清)佟世思 撰
鮓話 (清)佟世思 撰
旗軍志 (清)金德純 撰
嘉慶東巡紀事 (清)撰人不詳
蜀軺紀程 (清)文祥 撰
巴林紀程 (清)文祥 撰
四庫全書輯永樂大典本書目 (清)孫馮翼 編
永樂大典書目考敘
凡例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一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二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三
永樂大典書目考卷四
楝亭書目卷一
楝亭書目卷二
楝亭書目卷三
楝亭書目卷四
敘
瀋館錄卷一
瀋館錄卷二
瀋館錄卷三
瀋館錄卷四
瀋館錄卷五
瀋館錄卷六
瀋館錄卷七
瀋陽日記(附錄:水使公行狀) (朝鮮)宣若海 撰
雪屐尋碑錄敘
雪屐尋碑錄跋
卷首
凡例
雪屐尋碑錄卷一
雪屐尋碑錄卷二
雪屐尋碑錄卷三
雪屐尋碑錄卷四
雪屐尋碑錄卷五
雪屐尋碑錄卷六
雪屐尋碑錄卷七
雪屐尋碑錄卷八
雪屐尋碑錄卷九
雪屐尋碑錄卷十
雪屐尋碑錄卷十一
雪屐尋碑錄卷十二
雪屐尋碑錄卷十三
雪屐尋碑錄卷十四
雪屐尋碑錄卷十五
雪屐尋碑錄卷十六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
奏摺
職名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一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二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三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四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五
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卷六
夢鶴軒楳澥詩鈔序
夢鶴軒楳澥詩鈔題詞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一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二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三
夢鶴軒楳澥詩鈔卷四
附洪北江贈楳澥先生詩 【 卷葹閣集】
跋(一)
跋(二)
跋(三)
自序
易原卷一
易原卷二
易原卷三
易原卷四
易原卷五
易原卷六
易原卷七
易原卷八
易原卷九
易原卷十
易原卷十一
易原卷十二
易原卷十三
易原卷十四
易原卷十五
易原卷十六
自序
劉序
毛詩多識卷一
毛詩多識卷二
毛詩多識卷三
毛詩多識卷四
毛詩多識卷五
毛詩多識卷六
毛詩多識卷七
毛詩多識卷八
毛詩多識卷九
毛詩多識卷十
毛詩多識卷十一
毛詩多識卷十二
跋
慧珠閣詩 (清)多隆阿 撰
毛詩古樂音序
義例
毛詩古樂音卷一
毛詩古樂音卷二
毛詩古樂音卷三 【 音韻正上】
毛詩古樂音卷四 【 音韻正下】
夢月軒詩鈔 (清)張玉綸 撰
零葉(一)
零葉(二)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四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五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八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四十九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五百五十
大一統志卷第六百三十四
大一統志第七百三十
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三十一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
大元大一統志卷
大元大一統志卷第七百九十二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一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二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三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卷四
一 導言
二 編纂及刊行
三 名稱及體例
四 資料
五 殘本
六 佚文
七 與元史地理志之異同
八 與明一統志之異同
九 餘論
元史
祕書監志 【 一作祕書志】
經世大典序錄 【 蘇天爵】
齊乘序 【 蘇天爵】
文淵閣書目 【 楊士奇】
菉竹堂書目 【 卷六 葉盛】
國史經籍志 【 焦竑】
續文獻通考 【 王圻】
四庫全書總目 【 卷六十八】
傳是樓書目 【 徐乾學】
千頃堂書目 【 卷八 黃虞稷】
居易錄 【 卷一 王士禎】
潛邱剳記 【 卷四補刻唐百家詩選 閻若璩】
補遼金元藝文志 【 倪燦 盧文弨】
元史藝文志 【 錢大昕】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 卷十 瞿鏞】
宋元本行格表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 卷五 莫友芝】
四庫簡明目標注 【 邵懿辰】
跋元大一統志殘本 【 錢大昕】
元大一統志殘本跋 【 吳騫】
元大一統志 【 吳壽暘】
北平圖書館善本書目 【 趙萬里】
大元大一統志
大元大一統志 【 日本青山定雄】
遼海叢書總目提要 (近人)金毓黻 撰
遼海叢書·附錄
序
《松漠紀聞》批注
《扈從東巡日錄》批注
《柳邊紀略》批注
《鳳城瑣錄》批注
《瀋故》批注
《全遼志》批注
《塔子溝紀略》批注
《岫岩志略》批注
《東北輿地釋略》批注
《黑龍江輿圖說》批注
《東三省輿地圖說》批注
《西伯利東偏紀要》批注
《東北邊防輯要》批注
《盛京疆域考》批注
《寧遠州志》批注
《翰苑》批注
《遼東行部志》批注
《大元大一統志》輯本批注
錦州府志卷十
藝文志
關外用武地也況河西久罹兵燹廬舍蕩然一空安得有如東丹王於閭山絕頂築望海堂聚圖書萬卷者乎今所蒐羅金石遺文則時賢新作爾先御製尊尊也記序二賦紀時事著雅構及異產也詩雖不多採其傑作幾於備體矣志藝文第八
御製
記
序
賦
詩
○御製
明
國朝
·明
敕
...更多
跋一
往者吾郡修志徧搜古人底本於搢紳學士鄉耆野老之家不可得詎張君眾異得於千里外燕臺圖書館殘編斷簡之中首尾完全未必非鬼神呵護留待有心人之攷據參證也吉光片羽既足珍藏他日與吾郡所修志書翦燭觀之且可補其遺而弭其缺陷燦老矣不願作書并不願抄錄成本廼眾異君研忍精力能於部務公餘回邸後以抄書為樂事積日累月克竟其功雅懷高致其可及耶假觀時適同年余君嵩雲來見是書謂為聖賢經濟之學先從地輿入手王方伯樹枬旬宣新疆時創修全省通志調宰官才具學問有政聲者贊勷其事余君即其一也今眾異殫精於是親手錄成將來擔任一省一道一方必有可以自見繼家學之淵源增前型之耿光者因附
...更多
跋
清季吾奉教育會成立倡議編纂鄉土歷史地理以課小學而搜集材料除盛京通志外無實錄可記爰請之大府各縣一律編集縣志閱十年吾邑志書成披閱之餘竊慨夫三代迄清歷三千餘年何文獻竟無可考證不禁恝然久之去歲張子仲異得錦州府志一書公餘手抄三閱月而書成以有同志也遠道寄來捧讀至再幸何如之是書輯於清初去前代未遠董其事者苦心採訪不為不周而所得不過如此噫兵燹之禍人深矣聞之長者曰明清之會錦邑為用兵要區經七十餘戰連續數十年之久土著人民遷徙靡遺是則人民之生命且不保遑論其他且是書之出計今不足三百年五邑士紳不惟無保而存者即知之者亦絕尠吁可慨己然則張子之手抄是書也其有同感焉<
...更多
塔子溝紀略序
自黃帝畫野州郡始分故雖千百年之廢邑稽古證今莫不歷歷可考惟是塔溝一廳古稱漠北向在禹貢九州之外三代以上固難深悉秦築長城此為邊外無疑漢属單于是以熱河相近有李陵蘇武舊蹟晉時燕趙尚為慕容氏等割據況邊外乎唐代契丹強盛諒非中原所有宋為大遼故地號興中州其碑碣鑿鑿可攷元則為遊牧之地耕種亦鮮至於前明自正統後僅保古北口以內而已總之歷朝雖或佔據其地不過數年間隨得隨失詎能設立輿籍以垂久遠惟我朝定鼎以來中外一統蒙民向化垂百餘年今上御極之五年設官分職建立署宇俾千古從未開闢之疆域登之版圖而體制威儀得與內地無二豈非聖德汪洋超軼乎唐虞三代之治也哉予自辛卯歲初抵斯任詢
...更多
凡例
一是書之集也葢就其見聞而畧載之即其事分十二卷事無附會穿鑿句無新奇雅馴故不曰誌不曰記而曰略也
一略內所載惟土默特喀喇沁敖漢奈曼諸境之事其枯崙喀爾喀二旗歸併未久且相距幾及千里並無管旗世職其事未暇搜羅考證故不載非闕也
一建置一條弁於卷首者使知荒陬開闢之由觀者知其所自耳
一疆域村莊凡有民人聚處者紀之其荒僻無人跡者概不載焉
一市鎮則追溯其源使覽者知今日耕耨之地即古水草之地昔為遊牧今為樂土熙皡之象猗歟盛哉
一諸山河
...更多
塔子溝輿圖
見圖
...更多
塔子溝紀略卷一
哈達清格素齋著
建置 【 衙署文武秩官附】
古列侯分封食邑各據其地後世設省會置郡守牧令以司之歷代相沿由來尚矣我朝垂統百有餘年普天率土悉歸王化口外藩封盡屬版圖於是設官分職俾守土而治之誠亙古未有之盛事也因述建置始末及歷年文武秩官以弁卷首乾隆五年于遵旨查奏事案內經前督憲孫諱嘉淦題准設立塔子溝理事通判一員管理喀喇沁貝子扎薩克公兩旗命盜等案併蒙古民人互控案件盤查奸匪定為繁難要缺又設立巡檢一員捕盜千總一員均由塔子溝通判考核節制差委嗣于乾隆十三年於遵旨查奏事案內經理藩院尚書那諱延泰題奏准將奉省
...更多
塔子溝紀略卷二
哈達清格素齋著
疆域 【 村莊賦役附】
口外向為蒙古遊牧之所其方向里數無可考據今屬同內地視方稽里其市鎮村莊及民人賦役彙而載之亦庶可代記里皷指南車云
塔子溝在喀喇沁左翼旗地土默特右翼旗在其東北土默特左翼在右翼之東北敖漢旗奈曼旗在土默特右翼之北東西距三百四十一里南北距一千三百六十七里自廳治東至梨樹溝邊門接錦州府寧遠州界三百五十里東南至養馬甸子之東接榆臨縣所屬之藍旗屯界三百七十五里西至南宮接八溝廳界一百二十里西南至小甸子接遷安縣所屬藍旗屯界二百六十里南至虎頭石
...更多
塔子溝紀略卷三
哈達清格素齋著
市鎮 【 留養局附】
古云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是地因人聚而市鎮名市鎮名而貿易集焉商賈出焉塔子溝三座塔前此皆為荒陬自設治後人皆雲集而為市鎮矣第四方輻輳其中有客寄邊陲窮無所倚者則設留養局以資存恤故紀市鎮併附錄之
塔子溝
三座塔
留養局
○塔子溝
塔子溝在喀喇沁貝子境內西距熱河三百六十里本無城郭村堡自乾隆六年設立通判因擇其
...更多
塔子溝紀略卷四
哈達清格素齋著
諸山
天下之名山載在典籍者不可勝紀口外重巒疊嶂週環無際稽其有名可考而知者得一百六十七焉因悉以載之見造化之廣宇宙之大即邊陲絕域亦未嘗無名山云
山名
○山名
月華山在塔子溝東北六十里
長壽山在塔子溝東北六十里
雲蒙山在塔子溝南五十里
金黃山在塔子溝東南三十五里
古槐山在三座塔南六十里
...更多
上一页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
可能你会感兴趣
清·石成金
清·董诰
宋·陈与义
宋-周必大 撰
(清)盧德嘉 纂輯
王通
宋·胡寅
明·蒋一葵
唐·王孝通
清·章学诚
清·张秉成
(明)吴敬所
宋·韩彦直
元·陈栎
徐哲身
张次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