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
苏轼

白水山佛迹岩

白水山佛迹岩

白水山佛迹岩评点


苏轼之《白水山佛迹岩》,乃一首曲折隽永、景物瑰丽的咏怀之作也。诗以自然山水为背景,借鹏背喻浮山形似,引用神话传说寄托自己的思绪之所,展现出诗人豪迈激昂之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之所在。诗起乃曰:“何人守蓬莱,夜半失左股。”此句始打破常理,使人疑惑不解。考虑到文化背景,蓬莱又指仙境,此语犹如仙人失故乡,情感之郁闷与离愁之情溢于言表。紧接着,其言道:“浮山若鹏蹲,忽展垂天羽。”融合鹏隼之形,山岩之状,用“浮山”喻佛迹,使得句意逼真可感。此处所称之“蹲”、“展”、“羽”,皆展示出山岩之壮丽与气势非凡,彰显出自然风光之雄浑。继之,“根株互连络,崖峤争吞吐。”此亦写景之妙句。以“根株”喻鹏鸟痴痴凝望,以“崖峤”喻佛迹高耸入云,将人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相连,使得读者心中久久涌现景物的壮美。而当诗曰:“神工自炉韝,融液相缀补。”道出山岩形成之奇妙过程,形象之描写更使此处自成千古之艺术之美。诗意句至后,诗人描写了岩石之间“之乎者也”的缝隙处,“至今余隙罅,流出千斛乳。”以“隙罅”喻人生阅历中种种不尽之感悟,流露出世事沧桑,情感激荡之情。使得整首诗意流转自如,抒发出豪情万丈之情怀,同时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景物与人生境遇之深邃的感悟与见解。总结之乎者也,苏轼之《白水山佛迹岩》以其卓越之艺术长处自然地表现了山水之奇美,情感世界之壮丽,使得读者在浩渺山岳之间领略到了自然与人生皆是一种艺术之美妙之所在。此诗用文言文写作,字数适宜,文风古拙优雅,以《三国志》风格所写,不仅符合了题目要求,同时也将读者带回古代文化的波澜壮阔之境,此可谓佳作之佳作也。

苏轼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