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和陶读《山海经》

和陶读《山海经》评点


《和陶读《山海经》》是苏轼的一首诗作,以古拙优雅的文风表达了对陶渊明才华横溢的赞叹,展现出作者对文学的敬重之情。诗中描绘了陶渊明文学造诣之深厚,对于传世之物的珍重和对德行的坚守。郑君故多方,元翁所亲指。郑君,指的是郑爽,陶渊明时代的文学才子,他的文采卓越。元翁,指的是陶渊明自称的老人之意,是对郑君才华的赞扬和称颂。奇文二百篇,了未出生死。陶渊明的文章写作广泛,涉及各个领域,创作了二百篇奇文,展现出他博大的才学。这些作品在当时就被人们所称赞,如今即便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仍然流传于世。陶渊明的作品超越了生死的界限,仍然为后人所推崇和传颂。素书在黄石,岂敢乱跪履。陶渊明的著作《山海经》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地理、民俗、神话的重要文献,以丰富的内容和精妙的文辞而闻名。对于这本书,作者以“素书”称之,并表示对于这部伟大著作的敬重之情。黄石是《山海经》的藏书地点,作者表示对于这本文化瑰宝的敬畏之情,不敢随意躺卧或脚蹬,以示对文化的尊重。万法等成坏,金丹差可恃。万法,指的是万物的规律和道理。作者在这里回顾了不朽之法律法则及之前文章的广泛涉猎。然而,对于金丹指的是道家修炼金丹的方法之不可信赖的态度。因此,苏轼表达了对于文化和道法的敬畏和怀疑心态。通过这首《和陶读《山海经》》可以看出苏轼对陶渊明所写作品的敬重之情。这种对文学才华和文化传承的赞叹,体现了古人对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才能的崇敬。整首诗用古拙的文风,加入了繁体字,形成了优雅的艺术效果,仿佛在古代的国语笔记中一般。这些文言词汇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古典气息,使读者仿佛穿越时空,领略到古代文人的韵味和情感。

苏轼的其它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