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苏轼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

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评点


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此诗表述了一位西方真人所见到的佛灭度的景象,向人们传递出修道之路的艰辛与虚空的无常。此诗运用了古拙优雅的文言文风,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学造诣。首开之句,“西方真人谁所见”,以问句引出抒情的主题,自问自答之间透露出一种向往西方佛国的心境。接着,“衣被七宝从双狻”,以七宝束缚双狻来形容真人的仪表华丽,生动地描绘了他的威严之态。紧接着,苏轼以“修道颇辛苦”来揭示其 功德之丰硕必将付出艰辛的代价。其次,苏轼巧妙运用“初如蒙蒙隐山玉,渐如浊浊出水莲”来形容修道阶段的变化和升华过程。他用隐喻手法,将初步修道时的模糊不清,好似隐山的玉石一般;以及后来修道的不断进展,好似清澈的水莲初次展露于水面之上。这种渐进之美将修道之道呈现得淋漓尽致。继而,苏轼以“道成一旦就空灭,奔会四海悲人天”表达出修道者顿悟一切皆空的思想境界。而此空灭,是对人世纷扰、荣辱浮华的解脱,却也带来了人们渺小无常的痛苦。通过此句,苏轼引人深思,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苦难。综上所述,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子画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通过古拙优雅的文言文,向读者展示了修道之路的艰辛与虚空的无常。他运用深刻的意象和隐喻手法,描绘了修道者的内心历程和心境变化。在诗中抒发了对西方佛国的向往,对世俗悲苦的思考,让人们深思人生的无常和苦难,从而引人入胜,悟其人生哲理之深。之乎者也兮。

苏轼的其它诗歌